A8.5
 滨口毕业作品,也是我的第一部滨口。受到一碗大力推荐,果然佳作超出预期,即便是吝于褒奖的我也不得不佩服,而且是硕士毕业作品!
 发现他是个伟大的时刻,在今天我们还能拍出这样的电影!没想到本片也过去十几年了,不知道现在的滨口修炼到什么程度了,应该有望超越李沧东吧。
 
 人物刻画细腻真实,当然大部分要归功于台本。
 视听方面,前期节奏拉满,冲突伴随于高频的正反打剪辑和高密度的视听信息量,逐渐迎来戏剧时刻。后期则分散于单独两人之间,几个长镜头对话和空镜缓和,节奏也相对平缓许多。
 
 本片不仅视听一绝,思想探索也深入情爱的本质。成年人的伦理激情,题材看似俗套,实则切合现代生活又能深入骨髓,和法国/侯麦式的大不一样。从餐桌上众人暗流涌动的复杂纠葛和情感张力,到真心话游戏中权力角斗场三角关系的冲突博弈,如同伯格曼对人际的抽丝剥茧。
 印象最深的段落就是两男一女三人共室游戏的时候,这情节似曾相识,去年暑假为何我们没有在宾馆做这个游戏呢?矛盾逐渐激化,最终迎来戏剧性的爆发点。有些话说出来扎心,不说则窝心。
 
 片中人物都处在将要结婚却心在他处的境地。主题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核心的抉择问题:选择自己爱的/还没有的or爱自己的/现成有的?人生难得两全,要么妥协、要么勉强。然而只有到离别时刻、只有在激情退却时才想回归重聚,今天我和学校的关系亦是如此。
 
 我还尚未踏入情网,自以为对这方面题材也兴趣不大,但人际关系和情感纽带是多么核心和关键的问题啊,别被泡沫剧骗了,情感世界大有可为。反倒是近期看的安哲作品中的历史和政治的确距离我的生活较远,可以欣赏却难以模仿。室内剧对揭露人物和情感关系的确是好的路线,应该积极尝试。看完我也难得有创作剧本的激情。
 
 此外。中间教室的段落眯过去了(30-50min)补上了。虽然背景更像《告白》,但对暴力和恶的思考更贴近于《安德烈卢布廖夫》。有些惊艳但还欠点自然。
 
 女主像朱丽叶·比诺什。
 虽然不喜欢男主,但又怎能保证不成为那样的人呢?
 ps.周围人大笑共鸣,豆瓣评价两极分化。
 维度 ★(1-10) 级别
 个人感受(观看价值) 8.3 
 思想/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8.6 
 叙事水平(文学/文本价值) 8.5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视听效果) 8.6 
 选角/表演 8.4 
 25.6.24小西天
观感和简评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札记-随感-简评 
 评分:B- 6.6/6.7前言:机缘巧合来看第二部该导演的电影,听说是和《扒手》一样地动作和犯罪片?和前作相比,似乎视听更为程式化、丝滑的长镜头减少了,诗意和美感也有所丧失(或者说侧重发生了变化)。简评:有着《男人的争斗》的开头和《 ...
 全方位深度解析,为何中规中矩? 
 评分:B-6.8二刷观感依旧非常一般,但已经完全将其把戏看透了。没有见过如此自作聪明、匠气与说教气十足的影片。(本文不企图作为系统性的影评,只是将札记分集整理。)前言:和《红高粱》一样,正好是九个月后在影院重温。依旧是重估的目的。初 ...
 简评 
 B7.5-虽然绝对不算多么精致的杰作-略显单调和平淡了一些,但私心很喜欢,很纯粹的片子,三星半。一个月以来每周找资源都以译制片失败告终。等待了三周以为找到了资源,结果依旧是俄语译制片加英俄字幕,无可忍受。终于看上了繁体中文字幕版-即 ...
 大银幕重温再评 
 B+8.2很不错的作品,有所回味,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但或许是由于其克制吧,总觉得力道稍差。相比《扒手》结构没有那么连贯,也没有直接的内省。相比《都灵之马》则更精巧甚至轻快。选角的形象和十分恰当和典型,表演则简化到甚至有点生硬刻板-尤 ...
 吐槽简评-张艺谋何以至此?! 
 评分:C+前言:克服万千犹豫和困阻来到影院,却不料是一部烂片!失望至极。现在对影片的态度更为清晰也愈发偏激和挑剔了。忍着要吐的心情硬是没挺住,看了四十多分钟果断离场,就当花钱买罪受了。玷污眼睛、浪费时间。(影院不少笑声,看似在国外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