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逐渐升高,电影市场越来越火爆,各种类型的国内外大片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质量也难免参差不齐。以我多年观影的经验,如果只看院线评分和宣传预告片,不一定就能筛选出自己喜欢的好电影。

正如我们到超市买东西不能光听销售人员自卖自夸一样,下单前至少得看一下配料表里有没有反式脂肪酸、食品添加剂之类对身体有害的成分。

所以在选择电影的时候,我们最好也看一下“配料表”,除了主演、导演、制片人以外,还有编剧、摄像和音乐。特别是编剧,很容易被我们忽略——没有好的编剧,就不会有好的故事脚本,电影自然成了基础没打牢靠的“豆腐渣工程”。即便演员、导演的实力再强,也回天乏力,挡不住急速下滑的市场口碑。

就拿新上映的《银河写手》来说吧。乍一看预告片和主创人员名单,我一个也不认识;影片的故事题材也偏小众,聚焦于一般人不怎么了解的编剧行业。但它能在FIRST青年电影展上同时获得评委会大奖和最佳编剧奖,也足以让人刮目相看。

这部影片包括导演在内一共有三个编剧,创作剧本的灵感来源于他们自己的人生经历。虽然是新人新作,拍摄成本低,镜头语言比较生涩,但在内容表达上不缺力度和深度,颇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

影片没有按套路出牌也就罢了,还要积极地反套路、揭短板,曝光行业内部繁琐、低效的项目运作流程,用荒诞、幽默的表现手法来尽情发泄作为职业写手的愤懑和无奈。

没看电影以前,我以为编剧是一个风光的职业,受人尊重,又有话语权。看了电影才知道,真正有话语权的是项目投资方,剧本得按他们的意见来改,编剧只能听话照做(不照做就终止项目,钱也拿不到),任凭自己的原创作品被改得面目全非。

难怪有些根据某某小说改编的电影,除了片名借用小说标题外,故事内容大相径庭,而且在叙事架构和逻辑编排上甚至还不如原著小说。但小说原作者(同时也是影片的编剧)在参加电影宣发活动时,还得微笑着说,“改得好,是我想要的样子”。

有名气的作者尚且这个态度,没名气的小编剧就更是任人“宰割”了。正如片中的两位年轻写手,面对投资方的无情压榨,刚开始还能忍气吞声,时间一长就绷不住了,愤怒的情绪刚爆发出来,立马就被踢出了剧本创作团队。在生存的压力下,他们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学会按照项目方的需求,以服务者的身份来从事剧本创作,不再计较内容的合理性。

按照世俗的眼光,他们总算成长起来了——心态放平,摆正位置,放弃追梦。但他们和同在一个屋檐下的女朋友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后者冷静懂事,服务意识远比他们强,进步的速度自然快得多。当他们在为配角应该是人还是狗斤斤计较的时候,女朋友已经从做会议记录,升级到了做跟组编剧,该拿的钱也拿到了。

单从技术层面看,他们也不是不懂编剧行业的套路,甚至非常贴心地设置了一个桥段,一边表演,一边解读通用的编剧公式,比如什么叫“救猫咪”,什么又叫“节拍器”,让观众既看热闹,也看门道。

但他们并不愿意像女朋友那样成长,不愿意梦想被埋没,更不愿意套用别人制定的公式,只想坚守初心,写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结果兜兜转转一大圈儿,他们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

在郊外的树林里,他们把共同创作的第一个剧本埋到土里以后,选择了重新出发。银幕上也适时出现了“人物没有成长”这几个大字,这是表示遗憾还是表示认可,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那些不习惯按照标准答案解构问题的人,也许会和我一样,认为没有成长也是一种成长。

其实这部看起来比较突兀、缺少合理性铺垫的电影,创作态度却很实诚,不讲空话,不踩假水,那些看似荒诞的情节也并非凭空捏造,都能在导演的生活中找到出处。有时候生活的戏剧性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既不讲逻辑,也没有什么道理,发生了就是发生了,不承认也没有用。

影片结尾部分的彩蛋倒是很有创意,他们的剧本在百年以后被挖了出来,陈列在博物馆里。人们好奇地看着这件出土文物,内容虽然不如机器创作的作品完美,但却无比珍贵,毕竟那时候已经见不到什么完全由人类自己创作出来的东西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很有意思的电影,简单、纯粹又讨人喜欢,虽然讲的是一个没有成长的故事,却让我看到了更多成长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