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登陆院线的影片很少给人惊喜,惊吓倒不少,那些逻辑混乱、空洞乏味的剧情片真是比血腥暴力的恐怖片还辣眼睛。难怪电影市场和游戏市场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走上坡路的游戏,质感越来越接近内涵丰富的影视作品;而走下坡路的电影,却越来越游戏化,把观众当非玩家,只顾自己玩得嗨。
为了少受惊吓,我尽量选择那些不跟风、偏“冷门”的影片,《姥姥的外孙》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部从泰国引进的电影,它讲述的却是泰籍华人的家庭故事。不管是平淡琐碎的生活细节,还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都充满了中国特色。
虽然在国外影片中看到中国元素已经是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但像《姥姥的外孙》这样以客观平和的视角来讲华人故事,用简单直白的拍摄手法营造润物细无声的情感氛围,既能让本国人喜欢(泰国年度票房冠军),又能让外(中)国人共情(内地票房已过2000万),还是非常难得。
相比之下,我们也有不少以东南亚为背景的国产影片,但大多以犯罪题材为主,讲的尽是些无法无天的故事——华人在那里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不需要靠法律,只需要靠拳头说话。他们为人处世奉行的是以牙还牙、以命抵命的原则,在以暴制暴中享受复仇的快感。
这种类型的影片看着热闹,但共情很难,估计东南亚国家的观众也不会觉得讲的是和自己有关的故事,说不定还会心有不甘——你们中国人拍电影为了过审,非得把案发地往我们这儿搬,害得旅游业都被拖累,有几个头脑正常的人会喜欢到“犯罪天堂”来度假啊。
就像某些用人单位出了事爱找临时工背锅一样,拍电影老拿东南亚国家说事儿确实也不怎么厚道。虽然我们的文化传统比较含蓄内敛,既不至于像美国电影那样连总统都不放在眼里,也不至于像韩国电影那样大尺度曝光家丑,但还是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拍摄手法,不一定要把故事扯到国外去,才能过审。
比如可以向香港电影学习,在拍坏人坏事的时候,立足本地,只把时间尽量往前推远一点(上个世纪香港回归以前、建国以前甚至上个朝代),或者故意设置某些夸张离谱的情节,以致于连审查部门都觉得纠结电影的细节有损智商。
其实只要能把意思表达清楚,不必太苛求具体的表现形式,实在不行还可以拍成动画片。懂的人自然心领神会,不懂的人就当热闹看也挺好的。
又比如可以像《姥姥的外孙》一样“小题大做”,多拍一些接地气的好人好事,毕竟观众不都是重口味,也不会光盯着一种类型的电影看。而且电影在刺激感官的同时,还能调节情绪。多看好人好事,心情自然会轻松愉快。
最近这段时间我的脾气就比较暴躁,除了天气炎热、工作上烦心事多以外,暴力犯罪片看多了也是原因之一——越看越对人性失望,总担心自己被套路、被算计,有时候不知不觉就进入应激状态,很容易反应过度,得罪别人。
为了缓解负面情绪,我便有意识地去看一些题材没有那么沉重的电影,像《走走停停》、《云边有个小卖部》和《姥姥的外孙》之类的电影就非常适合减压,不仅画风清新,温暖治愈,而且演员的表演质朴生动,亲和力强,给人很强的代入感。
和《走走停停》一样,《姥姥的外孙》讲述的也是和“啃老”有关的故事,只不过外孙的野心很大,做法也比较高明,并不是在姥姥家躺平,蹭吃蹭喝就算完事。
他想效仿“啃老”成功的堂妹,先打感情牌,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陪伴照顾好姥姥;再打经济牌,让姥姥主动把房产过户到自己头上,通过卖房子套现。
当然算计姥姥财产的不止他一个,还有姥姥的两个儿子。大儿子比较自私,只顾自己的小家,小儿子则不务正业,喜欢赌博,负债累累。只有女儿不求任何回报,但要忙于上班挣钱,没有更多时间陪伴母亲。
而女儿对姥姥真心实意、无怨无悔的付出,多少也影响到了有啃老意图的外孙,他的初心在和姥姥朝夕相处中逐渐发生了改变。并且亲人之间的化学反应,让他和姥姥越来越亲近,他对姥姥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在他心目中,姥姥的地位在不断上升。
而姥姥的心思却相对复杂,她并非没有识破外孙主动照顾自己的动机,也知道儿子们惦记她的财产,但她最终还是让外孙的愿望落了空,把房子过户给欠了一屁股债的小儿子。
眼见姥姥如此偏心和不识好歹,外孙从不理解发展到愤怒,觉得自己和母亲一样,好心没好报,一气之下离开姥姥,回到自己家里。
但没过多久,对姥姥的爱和牵挂战胜了功利心,他不再纠结个人得失,把姥姥从养老院接了回来,一直陪伴她到生命最后一刻。
正当他沉浸在失去姥姥的痛苦中时,银行来电,告知姥姥那么多年给他攒下了100万存款。他并没有欣喜若狂,而是遵照姥姥生前的愿望买了价值百万的墓地,作为她人生最后的归宿。
影片以姥姥带着儿孙们给祖宗上坟开头,又以儿孙们集体给姥姥上坟结尾,暗示姥姥没有忘记自己的父母,儿孙们也没有忘记姥姥。外孙在坟头撒花的动作也前后重复了两次,从漫不经心到有意为之,他对姥姥的爱已经跨越了生死的界限。
其实好电影就是这样,无需刻意雕琢,自带独特魅力。对我来说,看电影不是逃避现实,不是满足猎奇心理,而是沉浸式地体验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进而在情感共鸣和思想碰撞中提高对生命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