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th BIFF 2025.9.21于釜山媒体中心。兜兜转转勉强及格,题材足够新颖,所以更是觉得颇为遗憾。剧作结构完全头重脚轻,真正有讨论价值的内容最后四十分钟才露出——明明可以有更深入的剖析和更普世的展开,但是就到这里了吗?
影片的前一个小时充斥着刻板印象的偶像团体刻画:乖乖女最叛逆,可爱妹妹反而最有事业心,黄毛帅姐果然是团内恋爱的拉子(不会很骄傲吧?)……没必要拍一个小时女主如何爱上破产黄毛老乡吧,到底谁想看,老套又虚假。
法庭戏并不是审判的核心,女主的道德挣扎才是主题。选择恋爱与恋爱的无意义,对舞台的想念和无法回头的单行道,拉扯着本就情感用事的女主,使她陷入一种两头不到岸的尴尬与痛苦——直到此时本片才超出偶像恋爱的猎奇表达。女主拒绝签署同意书,永无回头之路的继续战斗的选择也是无意义的自我安慰而已。
一度觉得影片对这个行业的态度单纯到傲慢,到头来发现只是女主的挣扎和反复,影片还是相对不带价值判断的,于是约略觉得可以取信。
真正有“裁判”讨论意义的主题是恋爱禁止条款是否违宪和侵犯人权。延伸到法理以外——工作可以多大程度入侵人的个人生活,又该如何理解这种自愿的效力以及选择同意的能力——明明有很多讨论的空间,于是更难以接受。如果真是因为太深度会触碰到偶像行业的禁忌还算可以哀其不幸,但如果是导演与编剧能力所限,就只能怒其不争了。
独特的题材和令人惋惜的表达深度,该如何理解日本偶像的“恋爱禁止”条款?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不会过去,不被忘记,永远不做告别
#30th BIFF 2025.9.21于釜山CGV电影院。开场前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去看,友说:现在关于世越号还能有什么表达吗?我说:从描述看应该是对“创伤”的描绘吧。确实如此,这部电影并没有超出我们的想象,描绘了一种关于创伤与疗愈的 ...
时代焦虑下的“选择有罪”,身体重新支配精神的可能
#30th BIFF 2025.9.17于釜山电影殿堂。朴赞郁是一位极具个人风格的导演,从早期的“复仇三部曲”,到2022年戛纳夺得最佳导演奖的《分手的决心》,他的作品中始终有一套渗着鬼气的个人价值取向贯穿始终。香港M+电影院曾举办 ...
一个坏人死了,如何把他变成可以携带的尺寸?
#30th BIFF 2025.9.18于新世界乐天电影院。很不喜欢家庭温情片,但还是流了几滴鳄鱼的眼泪,于是决定给到及格分。被“喜剧”的标签诈骗而来,寥寥的笑点与骤然降温的釜山一样冷。不过是好笑的,海上麒麟,新干线捡骨,都是日式神 ...
我所拥有的不过是一条连形状都没有的绿围巾
#15th BJIFF 2025.4.25于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今年北影节的最后一场,又是资料馆的深夜。开场前从网络上投影到现实中的许多好友“济济一堂”,于是重新放纵自己沉醉进同温层,开始做梦。看到二十分钟处,我突然意识到,数年 ...
狂风骤雨后的黎明
#15th BJIFF 2025.4.19于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比《世界上最糟糕的人》还要糟糕的人,物质富裕衣食无忧的挪威人真的很会拍这种剖析情绪问题的电影,空有爱情无法抵达婚姻,到头来唯余崩溃的个体,破碎的关系,彷徨的人生。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