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的片段变足够惊艳。在拍摄与剪辑技术尚未成熟之时,“电影”的整体形式却已经存在,尤其是片尾多次“跳切”技术的使用,灵动而意外切合,给人以别样的视觉冲击。
整体看下来,可以说是早期具有时代性的商业电影典范。以书写民国时期底层小人物为本,将戏剧化的爱情喜剧融入其中,将观众拉入其中,沉浸式观赏。“报纸”作为底层人民了解社会事件为数不多的媒介,也成为了影片中主角一行人寻找解决问题办法的唯一途径。可惜,当他们尝试以此像社会求助时,才发现穷人的生死本就无人在意,底层人民只能如高楼大厦下的蝼蚁一般苟且偷生,影片也就以小云的死亡戛然而止。
话说回来,不受意识形态驱使的早期左翼电影是真的纯粹,也是真的感人。开篇《四季歌》以春夏秋冬吟咏着小红小云因战离开北方被迫卖艺买身的悲惨遭遇,深切地呼吁着抗日之紧迫;《天涯歌女》“患难之交恩爱深”的歌唱也将底层人民苦难中的情谊描摹得令人动容;而为了与国民党政府审查系统的斗智斗勇增添的“报纸”镜头,更赋予了《马路天使》鲜明的时代意义。
独属于那个时代的左翼电影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重映IMAX二刷
二刷。太伟大了。艺术。真的是艺术。现在最后悔的就是为什么早上收拾东西磨磨蹭蹭导致影片开头七分钟没看上,真的太亏了。时隔一个月二刷,还是IMAX,有了太多太多新的感受与发现。在大屏幕上,影像的魅力得以无限放大。浓郁的色彩直接刺入人眼, ...
独属于那个时代的左翼电影
开头的拍摄手法就足够惊艳人。在拍摄与剪辑技术尚未成熟之时,“电影”的整体形式却已经存在,尤其是片尾多次“跳切”技术的使用,灵动而意外切合,给人以别样的视觉冲击。整体看下来,可以说是早期具有时代性的商业电影典范。以书写民国时期底层小人 ...
无声的挣扎与反击
关于女性,关于压迫,想说的实在是太多太多。“我们手握选票,就像我们手握情书”尊重与权利是最好的最好的归宿。沉重的现实,尖锐的矛盾,精巧的剧情,戏剧的手法,构成了这样一部通俗性与艺术性兼备的影片。或许女性遭受压迫自我觉醒奋力反抗的故事 ...
观后杂谈
太久没有看过一部如此自然、纯粹的影片了。落叶归根的观念,血浓于水的亲情,这些深深镌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文化情感,总是会在不经意间令人泪流满面。作为在城市中长大的一代,只是偶尔在回老家的时间里瞥一眼隐藏在繁华与喧嚣背后诗意自然的落寞 ...
两年后重映才第一次看到
现在还坐在电影院中,震撼。虽然耳朵震得眩晕,但无与伦比地震撼。命运,恐惧,使命,先知……这些庞大而又遥远的命题一下子涌入荧幕,使我走出影院的一刻如此不真实。在如此便利,安逸的现代社会中,大脑总是被围绕着自身的琐事填满,沉浸在各种各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