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节补标,当下还能看到如此纯正的清新治愈片,有一种复古之感,搭配16mm胶片带来的朦胧,影片无疑传递出相当的温柔。
影片拿女主的经前期综合症(PMS)和男主的惊恐障碍做文章,以“黎明之前最黑暗”来传达拥抱黑暗(创伤与心理疾病),与黑暗相处的理念(?)然而三宅唱并不追问疾病的根源(尤其是心理疾病是一个相当现代的东西),似乎它是自然的,个人的,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与其共处,这看起来可行的前提是导演其实并没有着力展示“黑暗”,疾病的痛苦、对疾病的偏见、甚至经济问题等等,均不涉及。然而现实是,心理疾病-创伤-黑暗势必无法被当成影片有意关联的宇宙星空那样去领略其浪漫。
不过在问题难以有答案的前提下,作为以“心理疾病”为区隔的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注目,只平静地呈现出温馨的日常状态或许才更表示出尊重,并且不同影片的定位和功能不同——选择你的观众。因此我说这样的思考或许只是对这部治愈影片的苛责。
再说PMS的问题,对PMS的关注本意要从医学、生理角度看到女性可能面临的问题(在对女性研究相当不足的前提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对女性情绪化的刻板印象,因为女性并不是乱发神经,而是存在PMS这样一种生理性的成因。然而,这样关联的危险是再次落入本质主义的陷阱,仿佛女性被身体和激素决定。打开小红书、抖音、B站,就可以看到大量这样的创作——“女性被激素控制的一生”:经期-抑郁,卵泡期-愉悦,排卵期-性欲高涨,黄体期-烦躁不安。这样的表述难道不是和女性无端情绪化殊途同归吗?仍然是说女性无法控制自己,甚至为女性的无法自控找到一个更加难以更改、难以突破的生理性理由。
如果要认真对待这个问题,首先要去查明这一症状到底在多少女性身上发生?又会在多大程度上发生?它的症状究竟是什么?女性又如何克服它们?
影片没有这样,影片忽略了PMS的许多身体的症状(疼痛、浮肿、乳房肿胀、疲劳等),只留下了“莫名其妙地烦躁”这一症状,在上白石萌音的可爱演绎下,无疑更倾向于呈现出了一种传统叙事中的可爱版本的女性“闹情绪”了的样子,看起来仍然是相当刻板印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