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那部看了一半的纪录片,想起来还有一部三岛由纪夫的纪录片。年初通过「流浪硬盘」project拿到后,一直没看。最近刚好在读小熊英二的著作,感觉是个契机(且真的在电影里看到小熊君,靶子丸山真男,还有百岁人瑞濑户内老尼,大夸'他那一双眼真的好美')。
接到900号教室演讲辩论的邀请后,三岛由纪夫愿意对话,本身说明他认为双方是有共同点的——无论是他不放弃争取年轻人,或他认为外界对他传递的人格形象和行动理念理解有误。因此,他并不介意海报上东大动物园「近代黑猩猩」和饲育费100日圆的戏谑调侃。
大半程辩论,围绕一些「语言」、「词汇」的定义而展开,唇枪舌剑来来去去,以至于中途有人跳脚,认为话题浮于表面,放标要暴揍三岛,上台单挑。
纪录片得益于TBS留下的现场素材,以修复后的影像,原始画面还有平面摄影,五十年后对现场派系人马的追访,学者名人点评,穿插嵌入,对千人围观的这场辩论,制造了绵延至今的持续话题。不难发现,作为运动双方,他们都渴望对方能加入到自己,又发现只能从语言对话开始(如同三岛最后幻灭于自卫队员无法动员)。突然出现又离场的「带子雄郎」芥正彦,以辩论技巧令三岛陷入了思索,随著话题深入,双方似乎发现彼此的相似,似乎要大于它们认为的不同,而三岛抛出的天皇论,在座学生显然无法消受。
这样的对话,是否达成了共识呢?或许只听片名许多人也能猜到:不可能。但至少,他们有真的对话过,而台上学生的松弛感,三岛的光环效应,同样教人感慨,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