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将“父与子”这个永恒的话题置于长跑这一项运动中,用镜头记录了这一路上“父与子”的情感变化,总体来说完成度较高,特别是最后父亲用力甩开绳子的镜头,打破父爱枷锁的同时也完成了和解;但出于商业考虑做出的妥协让影片失色不少。

一、父与子,沉默的碰撞

马英九先生曾这样形容父爱:父亲是一个银行,发行知识,支付爱。

这足以体现父爱的伟大,但他没有说父爱是沉默的,至少大部分中国家庭都是如此,肖大明就是这么一个沉默的父亲,他沉默的为肖亚东打拼,哪怕养他两辈子都愿意;他用沉默的爱替肖亚东选择着人生,这就是所谓的“为你好”;这种极强的代入感让我们亲切起来,当肖亚东沉默的做出回应,这对父子真正的碰撞开始了。

肖大明的选择并不意外也充满着情感支撑,当儿子的坚持和现实的等号就差他那一横的时候,他做出了基于父爱的选择,陪跑是他的途径也是他的和解之路。

这一路上,他们跑过酷暑、踏过积雪,用一根绳子绑在一起,导演无疑是将这跟绳子比做“父爱”——既是束缚也是情感的纽带,在影片结尾导演也给出了关于父爱的答案——放手。

二、谈谈人物的动机

看电影最主要的就是找到每个角色行为的动机,然后剖析它看成不成立,这部作品两位主人公的动机无疑是成立的。

儿子肖亚东跑马拉松的动机有两个:一是帮母亲圆梦,这个动机是直接的也是深入内心的 ;二是打破命运的诅咒,这个动机是最主要的也是他没发现导演没说明的,是重蹈覆辙还是打破枷锁,肖亚东做着命运的选择题,这一点有种哪咤“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既视感。

父亲肖大明的动机则被导演刻画的显而易见,他是要让儿子无憾,他要陪跑这一段对儿子来说最艰难的赛道。

三、可有可无的戏份减分不少

作为一部运动题材的家庭电影,导演试图在票房和口碑两端找到平衡点,他的做法是加入元素丰富剧情,本是无可厚非,但他选错了方向,那个女同学的设置除了增加爱情元素还发挥了什么作用?不是每个故事都需要董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