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周星驰,跟着母亲一起看过李小龙的《唐山大兄》之后,他哭了,为了成为功夫英雄,练习武功占据了他所有时间...不难想象,当时的周星驰眼中放出的光,一定与《功夫》中的少年阿星看到那本如来神掌一样的热烈,这么来看,《功夫》倒更像是一个大孩子为自己儿时梦“买的单”,比起献给观众,这个礼物含在星爷的嘴里才会是甜的吧。
周星驰的《功夫》,入口依旧开的很小——“小人物”“小时候”“小环境”,但却用不断突破视觉边际的镜头效果,把“江/湖”的范围拓宽,最终以一地之貌还给观众一个内心平静的世俗世界,同时那一根变大了的棒棒糖,成了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小人物】 与阿星的“小”,相呼应的是他心中的“义”,像阿星这样的小人物,尚无气力自保,去心存善良,要知道在那样的环境下,心存善良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所以,阿星口中喊着打打杀杀,却被一个眼镜/男揍到不敢还手;明明可以用一棍子敲出一个美好未来,却选择从心而动,他的“小”来源于地位的弱,却更加衬托出他的“侠”与“义”,这不就是那个武侠世界的魂魄所在么?周星驰抓住了,而且抓得牢牢的,再谈到侠义,就要从小时候说起了。
【小时候】 阿星小时候的际遇,怎么看都有着周星驰的影子,在《长江七号》中亦有涉猎,让他怀揣起侠义的不单单是那一本如来神掌,而是他认为江/湖的存在,认为功夫的真实,他捧起如来神掌,然后开始了自己的功夫梦,如果不是那个小女孩让他实践了“英雄救美”的江/湖桥段,他的梦也许会在某一个清晨醒来,只因为在人群中伸出了援手,阿星把心底的善良当做瑰宝,存了起来,那根棒棒糖成了英雄的奖赏,功夫的见证。
【小环境】 回顾《功夫》的场景,不大也不多,即便是空旷的土地上,也因为林立的楼房而显得局促,这种有意为之的“小环境”,是为了视觉上更好的突破,当阿星飞入高空,足踏飞鹰的时候,视觉的无边际感与功夫的高深融为一体,他向下的一掌打开了江/湖之门,打向楼房的一掌又将这扇门静静的关上,仿佛江/湖从未来过、亦如从未消失过,守护着这扇门的就是侠义,也就是功夫,这是一个儿时我们都曾做过的梦,只是长大了,我们把它封存了起来...
关于这部“大孩子”周星驰送给自己的礼物,我真的挑不出任何问题,反而时常泪流满面,满分,满分,满分。
大孩子给自己的礼物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命运凝视,过往不再
“生猛疯格”是《大风杀》类型元素中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不重要的一个,然而,要在档期生存,势必需要一个“卖点”吸引观众眼球,“生猛”被从众多元素中拎了出来,也就合理许多。但,我认为《大风杀》的主基调还是“文艺”(犯罪文艺片),那些杀戮 ...
“拆”字为头 “暖”作尾
抢了手机店的“眼镜”和“大头”一路狂奔,逃至一处老旧小区内,小区的墙面上遍布“拆”字,“拆”有两个意像——摧毁与新生,这就是影片《无名之辈》要描述的小人物的无奈挣扎和末世希冀。小人物的无奈挣扎,遍布命运的捉弄。“眼镜”(胡广生),不 ...
《绿鱼》:当老港片邂逅诗人李沧东
北京国际电影节挑选李沧东的《绿鱼 》(4K)进入致敬片单,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惊喜,一方面,它是我所喜爱的导演李沧东的作品,另一方面,这部充满老港片调性的《绿鱼》,与李沧东诗意化叙事很搭,看它,就像是一并重温了80年代的港片和李沧东 ...
《遗传厄运》:一部不事张扬却余味十足的“慢恐怖”
北影节为恐怖同好选了一部很好的片儿——《遗传厄运》,这是一部不事张扬却余味十足的“慢恐怖”,整个观影过程,前半段像是毫无目的的漫游,追随镜头在女主安妮零破碎的家庭内游荡,一半无趣,一半寡淡;到了后半段,那些寡淡与无趣成了拼凑完整“恐 ...
我们与恶魔的距离~
《看见恶魔》这类题材的作品,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处理成感官意义上的爽片,金知云显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时又有着更进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余,还能重重的在观众脑后敲上一锤。故事的主线围绕李秉宪饰演的金秀贤与崔岷植饰演的张京哲之间“猎人”与“猎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