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倒不觉得电视剧完全烂尾了,我也不觉得把智多近妖的费可还原成那个赌气替考的李泽瑞就是洗白。人的一生要经历那么多事情,怎么能都是那些非黑即白的定义。看完了电视剧,随便聊聊吧。

很多人审判高三的费可和何珊,但是大家无外乎都站在现在的阅历和经验之上去看那时的他们,反观我们自己的高中年代谁没干过一两件蠢事,只不过没那么严重罢了。即使他们有利己的出发点,但毕竟是孩子,就算那时看来精美的谎言,在成年人眼中也就像家家酒一般。在大脑颞叶还没成熟到可以很好控制和处理情绪的时候,青春期的末尾,在看似成熟理智的背后,是冲动刺激和不顾一切。

很多人疑惑李泽瑞为什么要用替考的事情毁掉自己的人生?其实不奇怪啊,意气风发的高中生,觉得未来和世界一切都是属于自己的,尤其像李泽瑞这种超级优等生,他真的认为即使自己不读大学也能混出一片天地。他就是冲动和一气之下的复仇,他的报复甚至没给自己留退路。费可为什么穿着那件球服,因为高考对他来说也是一件重要的大事,穿着喜爱的衣服参加替考,可能也是给自己套上了一层保护壳。如果故事在这里着重笔墨,戛然而止,这种心理模式不就是“青春残酷无语”吗?

在何珊拿到成大录取,费可因为替考入狱的时候,这两个人就注定走上了不同的路。他们之间朦胧的情愫在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消散。你会记得你们班留级或复读的同学吗?你会找到曾经关系不错却高考失利切断一切联系的同桌吗?熙熙攘攘的世界,连成年的爱侣都能走散,何况青春期的少年少女们。

何珊是故意想毁了李泽瑞吗?观众对她的道德要求是不是有点高呢。何珊不是传统意义上我们喜欢的奉献型女性,不是那种为了心中的男友会毁掉自己人生的女性,她人生的重心永远是自己,行动的出发点也是自己,但不是私利是公义。当年是她举报的吗?不管怎么说她都是诚实的说出了自己看到的内容,当年的她可能也想不到后续会有这么多事。金融社活动,何珊不写名单,费可的身份一定会暴露,因为学校会严查,徐欧有能力凭借家世抽身世外开启新的人生,但是其他人呢,总有人要出来担责任。何珊可能朴素的以为只要她不写费可,别人就发现不了,只要她写了名单,学校不查,费可身份就不会暴露,事实确实是这样,教务处没有发现费可的问题,是徐欧自己破防了在所有人面前指责并给费可难堪。自觉高人一等的徐欧,那些仰仗鼻息的金融社成员,每个人都是加害者,所以观众只能指责何珊没有提供力所能及之外的保护吗?为什么爱情就意味着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呢,何况何珊和费可的情愫都没到爱情的地步。要指责的话,不应该怪徐欧吗?那个欺辱和践踏费可自尊的人,他发话,那些普通学生怎敢不从?

徐欧破防的原因,是费可的优秀吧,一个身家背景连学历都没有的下层人,竟然可以和他平起平坐,竟然蒙骗了他,甚至自己女友心里的白月光是这个底层的骗子。突然想到了《红与黑》中的于连,那个不甘于平庸想要往上爬,最后被判除死刑的美丽少年。既然“你出生的那张床不允许你好高骛远”,既然“只有象征战争的红血和象征宗教的黑袍”才是向上爬的路径,那么于连就另劈一条路出来。徐欧简直和那些希望判处于连死刑的贵族一样,不是因为费可或于连真的十恶不赦,而是这些不安于现状的贫民,竟敢肖想不属于他们的地位。

费可对何珊的感情不是爱,是一种象征,是何珊替他保管着他意气风发的青春,是只要有何珊在,就可能有人知道曾经的李泽瑞比现在的费可还要光彩夺目。考成大的时候,是何珊追逐着李泽瑞;而在大学之后是费可一直在追逐何珊,他想证明他还是能活得很好,即使开局什么都有了。

从李泽瑞到费可,他一步一步被推到了欺诈师的位置。李泽瑞时期的艰辛不是他的洗白,而是孕育费可的土壤,每一个选择都是他自己做的,他不愿意等五年再考,想用自己的聪明头脑走一条“捷径”,他放不下曾经优等生的光环,所以开启了一场又一场骗局。

他创造了费可,让荣耀向他俯首。

*人的大脑颞叶功能是情绪控制,在二十多岁才能完全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