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最大的问题在于理应九个小时的故事都挤在了三个小时的时长内。

影片整体上是好看的,但可能因为赶工的原因,很多细节上的处理不是很妥当。

观影体验欠佳的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开头没讲清原因,我们只知道美军帮助韩国攻打朝鲜,并且已经越过三八线,如果我们不援持朝鲜的话,很有可能联合军也会越过鸭绿江,这会对刚成立的新中国造成很大的威胁,于是我们组成志愿军抗美援朝。但为什么韩国和朝鲜会打起来呢?这个大前提影片没有给我们,也许制作方默认观众都知道原因,也许他们觉得我们无需干涉其他国家的事情,但我觉得这个哪怕在片头多加一句朝韩战争的原因,观众也能对这场战役有更深的理解。

二是结尾没收好,志愿军全歼“北极熊团”,雷公壮烈牺牲,然后故事戛然而止,开始用回忆录的形式讲述赢下抗美援朝战役的史实,这与前面两个半小时营造出来的悲壮感毫无关联。听说还有下一部《水门桥》待映,但是官方还没有消息,如果有的话那就可以解释得通为什么结尾仓促,但这样又会产生一个问题,即长津湖得结尾已经告知了战役的结局,那水门桥的结尾需要再重复一遍吗?而且若真有两部的话,为什么不直接在第一部的结尾留白,让大家期待下一部,而是变成如今这样大家都是在猜测会有下一部的情况。

三是“突兀”的杨根思和冰雕连。这些本应让人感动的情节出现在结尾仓促的结尾中,像是强加进去的剧情一样与主体情节不搭,他们本应拥有属于自己完整且热血的故事,但因为时长的原因被一笔带过,甚是可惜。

看到片头的八一制片厂以及本片的拍摄规模,让我想起九十年代的大决战三部曲,那时的特效并不成熟,所有的场景所有的对决都是实景拍摄,也许在情感上没有如今商业片那般娴熟与深谙观众心意,但却给人一种可怕的真实感,感觉历史就在眼前。

而长津湖在拍摄手法和角度切入方面都更像一部商业片,好看但没有那么真实。并且有上述几个遗憾的存在,让影片还达不到“史诗”的程度。如果影片能把抗美援朝战役当作一个系列三部曲来拍,把三炸水门桥的事迹与杨根思及其他英雄的故事讲清楚,再在每部之间有相应的衔接,然后有足够多的时间对后期和细节进一步处理,也许观众在观感体验上会更好。

影片虽好,但还可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