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举制”是汉武帝下诏开创的。

后元三年正月甲子(公元前141年3月9日),景帝驾崩,太子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

第二年,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下诏各级官员“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并亲自出题,考以天下治理之道,合格后任命官职,有一百多人参加策问。其中董仲舒提出了著名的“天人三策”,建议“罢黜百家,表章六经”。武帝对董仲舒的对策非常赞赏,将他派到哥哥“江都易王”刘非那里担任国相。

...

《汉武大帝 (2005)》中的董仲舒

丞相卫绾上奏说:“目前所举的贤良之士,或是法家信徒,师从申不害、商鞅、韩非等人,或是苏秦、张仪的信徒,治纵横家之学。这些人扰乱国政,应该罢免。”汉武帝采用了他的建议。

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丞相绾奏:“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奏可。——《汉书·武帝纪》

后世普遍认为这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开始。

不过,由于西汉初期的几位君主都主张道家的无为思想,奉行黄老之术,武帝更是“颇好方术”,更加由于武帝的祖母窦太皇太后推崇道家,导致在当时朝廷的儒道之争中,儒家一直被压制,处于下风。

...

《汉武大帝 (2005)》中的窦太后

五年之后,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五月,窦太后去世,儒家于是重新得势。十一月,汉武帝下令,要各郡县推荐孝廉各一人。董仲舒建议,二千石以上官员,每年推举孝者、廉者两人。后来,这种制度通称为“举孝廉”,成为汉代察举制最重要的科目。

孝武元光元年冬,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董仲舒曰,臣愚以为使诸列侯郡守二千石,各择其吏民之贤者,岁贡各二人,故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西汉会要·卷四十五选举下》

由于在制度上确认了荐举孝廉的人数,所以后世通常把“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作为“察举制”正式建立的年份。

察举制中,“孝”和“廉”的判断非常主观,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导致官员基本上被豪强阶层垄断,最终终于形成了“门阀政治”,这成了直到东晋以来最大的社会问题。

...

隋炀帝杨广

东汉末年,曹操就曾被举孝廉。曹操的儿子当时还是文王的曹丕授意任尚书的陈群建立了“九品中正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察举制的问题。直到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设进士科取士,中国的“科举”时代才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