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一个很小的切口切入:你有没有发觉萨利一家里小女儿的长相或者气质,和萨利一家的其他成员都不一样?

如果你也和我有同样隐隐约约的感觉,那么好,我可以给你一个解答。小女儿的眼睛是内眦,而萨利一家其他人都是外眦。眼眦就是人眼睛靠鼻子的那侧,有一颗肉红色的“小球”,亚洲人的眼眦有的就会有层皮包住一点。白人、黑人都是外眦,亚洲人也有一部分是外眦,但内眦的确可以说是亚洲人的特征。

那么问题来了,萨利一家都是外眦,论遗传,不可能生出内眦。所以这里就不符合一条严格的遗传逻辑。他不“科幻”了。

我们挑刺跳出影片自身,就发现原来小女儿的捕捉演员是亚洲人,所以可以说角色建模为了保留演员的面部特征,作了不合逻辑的艺术设计。

为什么呢?我是不是又给你提供了黑阿凡达2的一个新方向????

我要说不是。

电影里多次出现一种“既视感”,许多人在评论区都提到了,他们说,我在看啥呀?我明明是来看外星球奇异景观的,怎么我看的好像不过地球的海,不过地球的鲸鱼?阿凡达2的艺术设计似乎完全降级,第一部带给我们的惊奇感好似不再了,美术似乎江郎才尽,只能给地球的东西换换皮。

以及纳美人小孩之间的关系,太人味儿,第一部尚且展示纳美人和人生理结构的不同,第二部呢?一点新信息都没有,甚至还弱化了差异的展现,他们就像人,或者说:就是人。(演员的面部特征凌驾于科幻设定)

从视觉上来说,你所看到的一切,都增添了一番梦幻的色彩,潘多拉就是地球——或者说地球的镜像,一个地球的隐喻;纳美人就是人的隐喻。

杰克萨利的逃跑就是成年人妄图维持虚幻的稳定、拒绝正视问题的集体潜意识。一次灾难叫醒他。

当捕鲸船上热爱鲸鱼、欣赏鲸鱼、珍惜鲸鱼的科学家因生计,被迫为资本打工,不情愿却其实是在协助资本更高效地采集鲸鱼身上对人类有利的资源,眼睁睁看着鲸鱼被弃尸荒海浪费掉,什么都做不了。他只能屈服,只有低头时,我被深深打动了,因我也是同样的软弱。

当不必受制于社会,按自身的愿望行动的青年冲到大海救鲸前线,我的心与他们同在,因他们敢于做自己认为的正义之事。

当我在此地此文用资本一词的时候,我也在尝试隐喻什么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