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生、约死、孩子,把这三个词联系在一起,光是读出它就令人颤栗,黄志忠却把这样的故事搬上了大银幕,他说,总得有人发声~
影片里,17岁的夏瑞阳拥有大千世界里最普通的家庭和校园生活,父母很忙、学业压力很大、世界很孤独,只有有人倾听他、温暖他,他将健康长大,然而,听见他的,却是“约死群”和氤氲其中无边的黑暗,他的生命被吞噬掉了,一并被吞噬的还有整个家——父亲下岗、爷爷得知噩耗后离世、母亲选择离婚~这一切,看得人心里揪得慌。
更让人揪心的是影片背后的真实数据:全球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在5%-20%,中国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更是达到15%-24%,丧子家庭三年内离婚率甚至能到50%。这些冰冷的数字,在影片里变成了夏津生夫妇痛苦的眼泪、颤抖的肩膀,变成了那些徘徊在生死边缘的孩子迷茫的眼神,更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夏瑞阳”可能存在于任一家庭,你的、他的、我的…
黄志忠的发声,无疑是文艺工作者的担当,为了拍好这部电影,他专门去见真实事件中的主人公徐世海,听他的故事;有同样担当的,还有编剧,卧底“约死群”搜集资料:演员,倾心诠释人物情感和内心的细腻肌理;正是这样的担当,发出了最强音:请重视孩子的健康!
最终,影片没有给出解决所有问题的完美答案,因为所谓完美的答案,一定不在影片中、银幕上而是现实生活中的每个家庭里。影片既像一束光,照亮了那些被忽略的角落;更提醒我们,多花点时间陪孩子聊天,别只盯着成绩;提醒学校,完善心理辅导,多关注学生的情绪;提醒平台,加强监管,把“约死群”彻底清除。挽救孩子,需要全社会的每一束光。
《向光花盛开》,是电影的名字。
别让“约死群”成为孩子的最后倾听者~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命运凝视,过往不再
“生猛疯格”是《大风杀》类型元素中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不重要的一个,然而,要在档期生存,势必需要一个“卖点”吸引观众眼球,“生猛”被从众多元素中拎了出来,也就合理许多。但,我认为《大风杀》的主基调还是“文艺”(犯罪文艺片),那些杀戮 ...
“拆”字为头 “暖”作尾
抢了手机店的“眼镜”和“大头”一路狂奔,逃至一处老旧小区内,小区的墙面上遍布“拆”字,“拆”有两个意像——摧毁与新生,这就是影片《无名之辈》要描述的小人物的无奈挣扎和末世希冀。小人物的无奈挣扎,遍布命运的捉弄。“眼镜”(胡广生),不 ...
《绿鱼》:当老港片邂逅诗人李沧东
北京国际电影节挑选李沧东的《绿鱼 》(4K)进入致敬片单,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惊喜,一方面,它是我所喜爱的导演李沧东的作品,另一方面,这部充满老港片调性的《绿鱼》,与李沧东诗意化叙事很搭,看它,就像是一并重温了80年代的港片和李沧东 ...
《遗传厄运》:一部不事张扬却余味十足的“慢恐怖”
北影节为恐怖同好选了一部很好的片儿——《遗传厄运》,这是一部不事张扬却余味十足的“慢恐怖”,整个观影过程,前半段像是毫无目的的漫游,追随镜头在女主安妮零破碎的家庭内游荡,一半无趣,一半寡淡;到了后半段,那些寡淡与无趣成了拼凑完整“恐 ...
我们与恶魔的距离~
《看见恶魔》这类题材的作品,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处理成感官意义上的爽片,金知云显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时又有着更进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余,还能重重的在观众脑后敲上一锤。故事的主线围绕李秉宪饰演的金秀贤与崔岷植饰演的张京哲之间“猎人”与“猎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