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凯歌早期作品中蕴藏着一个不变的命题——“问”,问谁,问什么?《黄土地》是寻问滚滚黄河水,我当如何;《孩子王》是叩问时代,你做了什么;《边走边唱》则是用琴弦与歌声质问人生,光明究竟为何物,追的到、看得见么…这些人类无法回答的问题,陈凯歌只能将它抛向河水、天空与大地,等待着它们沉闷的回答…

故事将主人公设定为一老一少的盲人师徒,这个设定让影片从一开始就有了原生的命题——光明,师傅从师傅的师傅那里得知只要弹断1000根琴弦就能打开琴取出秘/方重见光明,以此来看“光明”是师傅这个人物毕生所求,他为了光明舍弃了世间的所有美好,爱情、友情、亲情,但也正是这种脱俗的属性,让他的歌声具备了“神性”,被人们称为“神神”,从这个层面上来看,《边走边唱》倒有了第一个观点“世间太脏,看不见反而更接近神明”,陈凯歌的看不见,究竟是看不见什么,是儿时的经历,时代的车轮,或是亘古人性的灾难,我不得而知,但我坚定的认为他在暗示着什么。

在徒弟石头身上,我们可以找到影片第二个观点“不是所有看不见的人,都会成为半神”,石头总是追问师傅“为什么我是瞎的”,他爱上了兰秀,但当兰秀选择坠入谷底的瞬间,他退缩了,大喊“我看不见,我看不见”,翻译过来就是“我怕!我怕死!”,懦弱的、无神性的石头,接过师傅的琴,被众人抬走,如对待师傅般,可分明坐在上面的就是一个人…

▶直到结束,我也没有找到陈凯歌质问人生的答案,也许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答案,因为光明对于现代人来说,是可以与“电”通用的,自然也就没了寻找的必要,没了神性的光明,就像离了水的鱼,残喘是黑暗前最后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