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事论事的说,画面的精细程度和配乐是满分的,舞狮的内核让人眼前一亮,这是表面的皮。往深里扒的话,整个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割裂,乡村城市大赛三大幕,好的极好,差的极差。
乡村篇唯一的优点是我主观上很喜欢乡村的风光,整篇人物动机不足,笑点尴尬(全片笑点都很尴尬),套路老套全员主角工具人,再加上最令人诟病的呐喊,为了呼应主题用着不能令人共情的语言和剧情发出的呐喊没有一丝的力量,又臭又长,到本段结束,整片的基调看上去都会都是个老套无聊的故事。
然而到了城市幕,转折开始了,温暖亮丽的田园急转至阴冷急速的城市,残酷的现状辅以轻柔的配乐,营造了完美的气氛,再垫到到天台独舞爆发,前面大量的喊词呐喊固然尴尬,但情绪好说歹说是烘上去了,全部的情感都是为了聚焦在阿娟独舞那一刻,同时,本片的套路之中的反套路也显露出来,在全片看起来最该呐喊最该咆哮的时候,阿娟只是安静的张开了双臂,迎着狭隘的日出独立,这一刻,完成了整段的升华。
最后的大赛幕有强有弱,弱的地方太多了,香港脚垃圾讨喜的设置,直接导致师傅最后的立人设机会崩塌,反派没有亮点,碰瓷流行马老师的恶俗流行梗令人恶心(绝对讨厌一切电影里碰瓷低俗流行文化梗),同村工具舞狮人转变的让人奇怪且完全没有意义,而在强的地方一个还是画面表现力和配乐的使用,怎么吹都不为过,该流畅的流畅,该大气的大气,全员战鼓的场面无新意但确实能燃,然后是最重要的情节的设置,很喜欢的一点,阿娟舞狮的初动力是见父母见心上人,然而父母因伤回家相见,心上人碰见却出现了男朋友,按理说男朋友的出现完全没有必要,这么设置让阿娟两个初始的动力和梦想都以意想不到的失败方式告终,让他的努力舞狮失去了意义,但也因此阿娟仍然套上狮头的那一刻,简简单单的一刻,将热爱和梦想,这两个一直强调却不甚动心的主题真正摆上了台面,全片的努力踩上了更高的阶梯,而他孤身跃擎天柱的身姿更是显了一分悲壮色彩,他没有打败生活,他注定要和梦想和解,但这并不妨碍他在这一刻,超脱现实,用热烈的,疯狂的,华丽的一跃,发出自己的怒吼。至此,本片也完成了套路中反套路的升华。结尾的雄狮,俯身走过了大佛,没有抬头,没有咆哮,因为雄狮不需仰赖神明,他能走好自己的路,因为雄狮根本无需证明什么,我是雄狮,不是喊出来的,猫还是狮子,我走到你面前,你自然能分辨。
所以抛开一切而言,我认为这部电影是瑕不掩瑜甚至于我很喜欢的一部片子,割裂的观感我理解为是导演在一味取悦观众的死胡同上走得太深而少了细致的打磨。但是,有些东西抛开了还得捡回来,宣发的强调的现实主义纯瞎扯,舞狮行业,打工人等现实情况哪一个都不符。宣发的中华传统文化,开篇一个水墨就叫中国风骗谁都不信,所谓的李白竟然是靠踏马的喊出来的,纯粹瞎扯,然后是眯眯眼问题,不得不说完全难以理解,对剧情没有任何有意义的推动作用却仍然设置,还是全员设置,难免会让人联想。不管有心无心,敢这么做,就注定要承受大家对乳化的质疑,而当涉及到这一切,它就不只是单纯的一部电影那么简单了,
它榻玛的什么都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