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8/7.9
由于预期偏高,着实有些失望,只能算还不错的纪录片而已。相比豆瓣9.5的高分,还是友邻的8.4更靠谱些。
影片和人物的生平事迹都没有想象中的恢弘和沉重,而是相对轻松诙谐的表达,流水账的叙事手法和碎片化的视听语言,场内不时有笑声。
初次了解这位伟大的女士,对她尊敬和赞赏,但论传奇性与人格魅力和薇伊等人还有差距。至于能被今日国民爱戴,除了女性身份外,大致是社会成功人士的头衔和其犀利诙谐的性格特点所致吧。作为女权主义者,没有想象中教主或斗士的形象,和戴锦华相似的理智和精明-甚至冷血,但又亲切平易,没有霸气侧露。不过我认为选材不够全面深入,对其了解也十分有限。可以增加一些个人自述或负面评价。
不过,依旧要发问-少数的社会精英、女强人可以代表广大的女性大众吗?这样事业上成功的个例除了贵人相助还有美国国情下的机会。当然,女性的自觉和才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她们的社会地位、人设和宣扬的口号掩饰了什么?经过祛魅再认识,我想女性主义者无非是面对现实问题的理想主义者而已。
因此,部分女性成为异见者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女权主义者一辈子抗争的对象和目的是什么就清晰一些了,男性怎么能不感到被威胁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不过,就本片的夫妇而言,这样的理智且内敛的女人,是否必须要一个积极外向而且能主持内务的丈夫支撑,这是否还停留在原先的性别二元结构中?只是反面的特例而已。
法律方面,澄清道德和法律根深蒂固的偏见自然是必要且正确的。然而,所谓权利,不过是欲望、需求同现实的鸿沟罢了,是否值得用一生追求这个“渺茫”的概念?
维度 ★(1-10) 级别
个人感受(观看价值) 7.9 B+
思想/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8.2 B+
叙事水平(文学/文本价值) 7.6 B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视听效果) 7.7 B
ps.来晚了半个多小时!
25.6.29小西天
RBG和女性主义小谈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建筑师的使命与宿命
评分:A-8.0这次观影不仅让我重新认识了格林纳威,也让我重新认识了电影。中途还对这部电影的价值有些许犹疑,直到结尾一刹生出顿悟之感,想起立鼓掌。作为艺术家传记,本片不同于《梵高》、《卡蜜儿》将叙述重心放在生平履历上,即便对私生活的 ...
随性吐槽
C+来晚了半个小时。旁边的人咯咯大笑不止,这样的影片有大银幕和互动是正常的,不过还是无法忍受此二者。多次想离场,为何要花费五十块和三个小时的宝贵时间投入在这样的娱乐消遣中?终于完全被淹没了,昏昏欲睡。从视听风格到内容完全无感,斯科塞 ...
《齐泽克》-简评和札记
A-正在读第一本他的书《斜目而视》,再来亲眼看看这位活生生的思想者,从不同的角度再度接近这位伟大的智者。依旧十分亲切的形象,然而今天也有因其伟人光环形成的遥远距离了,他在世却如同逝世。(容许我胡吹一段)他拥有举世无双的极端聪慧和灵性 ...
评分:A-8.0首先,谈谈标题“1951年的欧洲”。一个时间-1951,标志着战后重建期的末尾,战争的问题已经被转化至次要位置了,无论是罗西里尼——在拍完“战争三部曲”后便将目光移至了新的现实问题——还是其他人都开始从战争的阴霾中离 ...
简评
评分:7.9和奥尔米《米兰心事》、《工作》类似,本片既有着旅行者眼中异域风光的魅力-独属于意大利的街头风情和城市景致,也有着与之对应的人物内心氛围和情感纠葛。精巧严密的情节同纪实性的风格完美融合,戏剧性以难以预料的方式恰到好处地蕴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