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8.1
第一部蔡明亮,也是其處女作。
沒想象得那麼神和邪乎,算是守正出奇的作品。
叙事風格是散文化的,注重神韻和氣氛,情節基本是一些小事的積累。
風格并不前衛也不算驚豔-因為缺乏叙事的鋪墊,沖擊力并不猛烈。反倒是視聽上嚴密精準的匠師把持、質樸和沉重的質感、含蓄蘊藉的表現方式使得情感的泉湧顯得更加濃郁。
平穩沉郁的主題曲一再叠奏,宛如南國的韻律。

水作為蔡明亮電影中的重要元素,含義顯然和塔可夫斯基、阿彼察邦不同。這裡的水不是自然的、神秘和聖潔的,而是生活性的、情欲的化身。時而積蓄時而滿溢,傾瀉、滲透,蠢蠢欲動又如潮奔湧、不可收拾。

本片在某種意義上具有觸感性質,每寸場景都蘊涵着刺痛人心的生理力量,心理波瀾和情感張力外化于場面調度。空間元素一方面是情欲的象征,另一方面又是壓抑的實體化;一方面是欲望的噴湧,一方面則是擠壓和束縛的對象。

布景方面,充滿活力且富于生活氣息的空間場景,放在今天也鮮活切近。固然,社會風貌有了些許變化,外在的玩具從電玩變成了手機銀幕,内在的變化則是青年愛情和交往的欲望或許再也不那麼激烈和濃郁了。
雖然和侯孝賢的電影相似處頗多,但無疑本片更具肉體性。描繪出一幅青年心理群像-處在迷茫壓抑的困境,空虛又妄動,被青春的性感和情欲所裹挾,在快樂中痛苦着,走向犯罪、走向愛情。(和《燃燒》有異曲同工之妙。)
維度 ★(1-10)
個人感受(觀看價值) 8.0
思想/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8.3
叙事水平(文學/文本價值) 8.0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視聽效果) 8.2
選角/表演/場景 8.1
25.8.5-6
我的影評合集:Aleph-我的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