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符号作为当今基本传播手段的一种,在电影艺术中更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影中的符号存在于每一个片段、场景、章节中。具象与非具象的物质载体都囊括了海量的信息和隐喻,它们引导着剧情走向,表达着人物性格,暗示着主旨思想,同时解读的角度也是千变万化的。
白日焰火的故事发生在野性地区东北,这是一个有关性与暴力的故事,就像白日焰火这个意象符号一个是夜总会的名字,另一个是白天燃放的烟火。但很明显的是夜总会安静无声,烟火无色纯白,恰好都是相反的,正如张自力和吴志贞的感情一样,是不会有任何光明的;在特殊的东北城市哈尔滨中,雪自然变成了导演利用的好工具,雪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纯洁的爱情,但在片中白雪的白色与主人公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了对比,同时雪作为符号出现时每次的形态都不相同,第一次张自力遇到吴志贞时雪是白色的,而到了后来的跟踪,雪变的泥泞厚重,雪的形态也是导演在影片中留下的细节;片子中出现了大量的红色,红围脖,口红,我想红色是最能代表性的颜色了,虽然红围脖一共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第87分钟吴志贞和张自力约会,第二次是96分钟的时候王景春给吴志贞送红围脖。吴志贞戴上红围脖正好暗示了她想像以前一样出卖色相救自己一命,而老板送红围脖的时候被警察拦住了,这也说明了他本身的猥琐和性无能永远无法接近吴志贞,就像红围脖无法送给她;冰刀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件道具和视觉符号,它同时具有着两面性,即能在干净纯净的冰面上滑行,也能成为杀人利器。冰刀暗示着一种冷酷,这种冷酷是冰冷的,我认为这也是王学兵对吴志贞的一种变态占有欲的最佳诠释;貂皮大衣作为一个装饰在影片中早已超越了其本身的意义,这个东北的特产是整个事件的起因,它象征着富贵和土豪,这也是逼着一个女子做出如此事件的主要原因,人们穿的越来越厚也代表了吴志贞的命运越来越走向冰冷;在这些具象和意象的不断暗示推进下,催生出了舞蹈这一强烈的视觉符号,无论是《阿飞正传》还是《燃烧》亦或是《小丑》都含有着主人公独舞的片段,舞蹈代表着美,柔性的姿态和陶冶情操的文化艺术,而在结尾我们无法从廖凡的舞蹈中看到任何的美感,相反是一种肮脏,暴力的释放,人物的这种外在表现恰恰体现了心理的焦虑和痛苦,与整个舞厅其他人的舞步又形成对比 。
白日焰火这部影片是中国第五部获得金熊奖的电影,它的叙事逻辑清晰,人物动机合理,心理表现生动,视觉符号运用娴熟,这些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同时视觉符号又具有着开放性和多义性,这使得观众更能理解其人文关怀和加深自己的理解。
视觉符号传达:白日焰火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简评|出淤泥而不染的埃莉诺
作者:发条辰首发:《环球银幕》9月刊斯嘉丽·约翰逊执导这部长片首作的缘起,可以追溯到 27 年前她14岁时参演《马语者》。在那个片场上,她看到了导演独特的工作方式与对演员的理解,这让成为导演的种子悄然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在接下来的20 ...
影评|主观视角回忆与全知视角叙事的碰撞
作者:发条辰首发:西部影谈前段时间,舒淇执导的长片首作《女孩》于第30届釜山国际电影节获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这是釜山国际电影节决定转型为竞赛类电影节后的首次颁奖尝试,无疑也是对舒淇首作就展现出的导演思维和能力的一种表彰。这部带有强烈 ...
翻译|The Hollywood Reporter: 两位出色的演员撑起了这部令人心碎但情绪过于单一的中国剧情片
原文:THE Hollywood REPORTER作者:Jordan Mintzer翻译:发条辰首发:西部影谈在中国导演蔡尚君的最新力作《日掛中天》中,往昔的重负骤然压向一对旧情人。影片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在人生的道路上,当过往的 ...
翻译|Variety: 旧情人再陷新困局,这部中国情节剧吸引人却难逃套路
原文:VARIETY作者:Jessica Kiang翻译:发条辰首发:西部影谈我们究竟欠所爱之人什么?哪怕是最忠诚的伴侣,对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也可能给出截然不同的答案——而蔡尚君的《日掛中天》正是围绕这一悲剧展开,作为威尼斯主竞赛的 ...
影评|日式人偶恐怖片的一次回春
作者:发条辰首发:《环球银幕》8月刊当提及恐怖电影中令人不安、制造惊悚感的“氛围载体”时,玩偶无疑是一个值得被讨论的绝佳物件。它既承载着人类对拟人化物品的情感投射,也因“非生而似生”的特质而散发出独特的诡异气息。从经久不衰的《鬼娃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