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晓小晓(2023)的剧情介绍
林品彤凭此片获得第60届金马奖最佳女主角,也是金马史上最年轻的影后。
小晓小晓(2023)的影评
小晓是不幸的,她患有多动症,在学校被同学孤立,在家里被妈妈烦,爸爸又长期在外地工作对家庭不管不问。然而她也是幸运的,有温柔耐心的男老师,妈妈也是很关心她的,为了照顾她放弃了事业,家庭条件比较富足。她虽然表面上是问题儿童,欺负同学,很 ...
影片结尾处,保罗走了,小晓的爸爸也走了。日暮时分,只剩下小晓母女二人相互依偎在一起。影片在这一刻戛然而止。眼前的对方成为了二人彼此心中仅剩下的唯一的依靠,她们终于在不断的喧嚣中迎来了短暂的温存时刻。生活中难得的平静《小晓》上映于20 ...
最后的一幕,呈现了家庭里的关系,这个关系表现为小晓的心理疾病。就像有人说的,孩子只是病着家庭的病。小晓来到妈妈的钢琴边,妈妈躺在小晓的床上。母女的位置颠倒了,看上去是妈妈在照顾女儿,其实是女儿在照顾妈妈。小晓不时表露出想要拯救妈妈、 ...
电影不能教人如何解决问题,它只是展现和揭示问题。站在小晓的角度,她当然是个值得同情和需要被理解的孩子。患有过动症,不是她的错,但爸爸为了逃避这个现实,常年在欧洲工作不回家,女儿想要的礼物也根本没放在心上;妈妈为了每天让她吃药、收拾她 ...
2024-5-15最近看的一部电影,多动症的孩子和母亲间的故事,感觉挺触动的,但是也很模糊,每个人都很痛苦,但是无法解释这种痛苦,感觉逃离不了但是靠近又会很痛苦。薇芳的爱的故事是 house and home家庭 ,感觉她虽然骂 小 ...
在母亲节看完这部电影。 相比最年轻金马奖的女儿,触动我更多的是陈意涵演的母亲。母亲的角色终于不再是脸谱化的圣母形象。因为我觉得那些脸谱化圣母的母亲角色某种意义上是在规训女性,让女性觉得,做母亲一定得是无怨无悔付出,没有任何厌烦的情绪 ...
小晓的成长之路,如同一段漫长而阴霾的旅程。她的母亲冷漠暴躁,父亲缺席,而唯一给予她耐心与理解的大人,竟是她母亲的情人,老师保罗。在小晓的心中,保罗的存在,如同穿透乌云的一束阳光,为她带来了家的温馨和安全感。尽管她深知母亲的行为是错误 ...
恭喜品彤荣获金马奖最佳女主!
#GH60 生猛“有害”但深刻立体的女性形象是华语电影一直较为缺失的东西,《小晓》的创作者在对待影片的主人公时一点都不心软,所有的爱与憎都是紧密扣连、时刻反转的,观众甚至无法——或者不需要——站在任何一个立场去同情,抑或指摘。以往我们看到的影片总 是能感受到导演很强烈的需要观众去认同某个对象与价值的推力,但《小晓》好像意不在此。所以,患有ADHD的女儿可以拥有混世魔王的面孔,照护女儿的全职母亲也可以不再维持摇摇欲坠的圣母尊容,不是所有讲述这类型的影片都要楚楚可怜乞摇上帝(观众)的怜爱,有的时候不做一个大众印象中的完美弱势是一件十分冒险的事,但所幸创作者把持住了展现这对复杂母女关系的尺度。但好像万事总难全,影片对于班导师陈保罗的塑造却是有一种没来由的圣愚之感。
品彤和意涵的演技牛牛的……很真的片子,但是有些地方有让人想要深入的慾望但又无从下手 以及班导的定位实在有点模糊了
3.5 看电影时慢慢想母女关係难处理是否也因为它太没有退出机制,而让爱,让感情看起来不像是自主选择。但牵连著二者的其实远不止责任,而是真的还有爱……很多情节和表现非常真实且典型,母女之间时有倒置,在红裙子和最后在父亲离开后拥抱安抚那幕尤其/更多聚焦母女关係,而对於ADHD的呈现没有那么內在啦/「对不起……对不起」
病了的人需要吃药,而为什么病了这个根源是没体现出来的,三个病人各自没有对症下药了属于是,有点大力出奇迹了~
有病的从来都不是小孩。#金马影展##台湾观影#
其实是部双女主 - 母女都是主角。为最年轻影后骄傲,也为陈意涵天才般的演技感到可惜。
建立於某种阶级基础之上的「怪人电影」,敬佩它对恶意的態度:怪人並不抗拒恶,只是他们在对待恶方面比起「正常人」更加直率与真诚。刘俊谦饰演的「圣愚」教师(偽善的另一种表现?)成了编导重点批判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