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結尾處,保羅走了,小曉的爸爸也走了。日暮時分,隻剩下小曉母女二人相互依偎在一起。影片在這一刻戛然而止。眼前的對方成為了二人彼此心中僅剩下的唯一的依靠,她們終于在不斷的喧嚣中迎來了短暫的溫存時刻。

...
生活中難得的平靜

《小曉》上映于2023年,是台灣寓言工作室的第四号作品。在第6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中獲得了最佳女主、最佳女配、最佳原著劇本、最佳美術設計、最佳原創配樂、最佳音效、最佳視效在内的七項大獎,而年僅12歲飾演小曉的林品彤憑借這部影片成為了史上最年輕的金馬影後。

《小曉》不像其他的劇情故事類電影有過多生硬巧合的沖突,或是将目光聚焦于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大人物,它的叙事方式極為平淡卻可以吸引人從頭看到尾。在《小曉》中,作者将目光聚焦在一個個普通人身上,把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的宏大命題,即“尋找愛的答案”以一個極為貼近大衆的平淡叙事呈現出來。如果你細心觀影,就會發現很多極具生活化的細節,比如通過記程車司機和小曉的對話告訴觀衆小曉目前就讀很好的私立小學,用以體現小曉的家庭條件,以及老師保羅這一份工作的稀缺;用保羅獎勵不和小曉生氣的同學一張貼紙來體現保羅在背後對小曉的用心;一條普通的紫色發帶幾次成為了保羅内心情感的投射,也是保羅、曉珊和小曉三人關系的具象化體現和紐帶。作者浏覽關于本篇的網絡評論,相關網頁以及論壇,發現不少人在觀影過後心中都有一個疑問,就是保羅對于小曉的感情究竟是什麼?或者說二人的關系究竟該怎樣定義。影片沒有給出明确的答案,但這個看似沒有答案的問題卻恰恰牽出了本片的主題,即探讨愛的缺失。

小曉的媽媽薇芳為什麼會同班導老師保羅發生一段不倫的關系?小曉為什麼先是故意示好想要留住保羅,而後又轉而向學校告發保羅和媽媽的事情?與小曉年齡相仿,卻心智早熟一些的女孩曉珊為什麼會順應保羅的意思去刻意親近小曉?而永遠以陽光面孔,友善的态度對待所有人的老師保羅又為什麼會在秘密被揭發時選擇離别,而在知道是小曉告密之後情緒發生了罕見的失控爆發呢?在影片中先後出現的這些背景,年齡不盡相同的人物身上都共同呈現了一種“缺愛”的狀态,你很難在他們任何一個人身上找到關于“愛”的答案。

...

主人公小曉身為一個患有多動症孩子,一路成長過程中,經曆的面對的排擠,孤立與挫折,自不必言說,而這尚且是在其家庭經濟條件還不錯的前提下,小曉可以一路不斷轉學,有人來幫她疏通調解各方的關系。小曉作為少數群體,其身上的缺愛屬性是顯然的。日常接觸的同學不願意和她一起玩,不願意與她溝通,家庭中父親角色缺失,就連唯一朝夕相處的母親也在一次次無情的現實經曆中險些逐漸發展成為“最親近的仇人”。小曉所代表的一類少數群體在社會中面臨的困境、質疑,被嫌棄與不理解也是影片希望去重點表達以及引起社會關注的。

...
小曉(林品彤飾)

小曉的媽媽薇芳原先是鋼琴老師,大概是在有了一個生病的女兒之後不得不辭去了工作,鋼琴老師,對于把娘家的鋼琴搬到現在房子的薇芳來說,既是工作,也是愛好所在,是她“做自己”的直接方式。而迫于現實壓力,工作和愛好被同時攔腰斬斷的她,情緒和狀态在影片全程都顯然的幾乎處于一個低迷的狀态。一次一次和與公和女兒的争吵,一次一次因為女兒而和外人發生的沖突,沉重的生活和現實讓她逐漸變得敏感,沒有耐心,最後,她不能夠做自己。生活在逐漸剝去薇芳愛與被愛的能力,而在困境之下,他選擇了同保羅,另一個孤單的靈魂尋求一些慰藉。

...
小曉媽媽薇芳(陳意涵飾)

保羅,影片中另一個重要人物,這個擁有天使般外表,永遠友善的待人方式卻似乎被所有人孤立在外以至于其真實内心略顯神秘的角色,其處境也并不比小曉好過多少。身為異鄉人的保羅,因為可以說一口流利的英語而被好學校錄用,但從上課過程中來看,孩子們三心二意,保羅似乎并沒有在這份工作中得到多少獲得感與成就感,而他對孩子們以及同事釋放出去的善意,也鮮有得到回應。他也會因為國語不好而被活動中的其他家長笑話。保羅在需求方面比片中其他人物的情況都要差一些,這個差,差在他身為一個來自異鄉的年輕人沒有經濟基礎,更不必說再上一層與其他人一樣的同樣缺失的愛與獲得感,愛對于他來說是奢侈的東西。受到客觀經濟條件的影響,保羅在生活中的抗風險能力是很低的,他的生活不允許任何的地方出現失衡與意外。這樣的生存條件迫使他不得不對于身邊所有人都保持十分友好的态度。這種在一定程度上僞裝的良善實際上造就了一個極為低壓的環境,一點一點地抽走保羅生存所需要的氧氣。而他與丈夫名存實亡的薇芳,兩個相似的缺失愛的個體的相遇,也似乎成為了一種必然。

...
陳保羅(劉俊謙飾)

片中飾演保羅的演員劉俊謙在采訪過程中在提及片中飾演人物時表示:

“因為他(角色保羅)表面上是很友善的,對所有人,不論是對媽媽(薇芳),對小曉啊,對家長,學生,都基本上是一個很友好的态度。而這個友好的态度,是因為他是一個異鄉人,他要在異地好好的生存下去,他必須要去讨好身邊的人。”

...
劉俊謙《小曉》采訪

而關于片中很多人都有疑惑的另一個細節,保羅為什麼不讓小曉綁發帶呢?劉俊謙本人在采訪的時候說,如小曉這般年紀的女孩會存在一些對帥氣男生或者男老師的幻想或喜歡(原話是fantasy ),而又由于她們的年紀,大概率意識不到或者無法正确的界定這樣一種模糊的情感,但總體上說,這種情感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是不利。當時與小曉共處的保羅将自己代入進了一個父親的角色,而當我們以父親對女兒的一份關心與教導的情感代入後,保羅不讓小曉綁發帶,也就有了合理的解釋。

影片的海報上有這麼一句話“尋找愛的解答”。愛,是人類社會一個永恒的命題,從古至今,都是很珍貴的東西。這個貴指的不是價格,而是代價。雖然說每個人都有愛與被愛的權利,但在這個個體不斷被壓抑,被邊緣化,模糊化的今天,一個人的感受,他内心的波濤洶湧。究竟又有誰會在乎呢?一座發達城市的地标建築和夜景,通常會令人們心往神迷,而維持這些現代機器運轉的規則化的秩序卻常常将人困在一個又一個狹小的精神空間内。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在當下社會,由工作和消費的循環所構成的生活常常令他們渾渾噩噩,覺得一事無成。強調自由主義和利己主義的當下,冷漠的人開始變得越來越多,似乎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人們一切的的行為,言語和行徑都開始變得具有目的性,每個人都在自己所追求的方向上不斷努力着,卻沒有人意識到,我們距離真正的愛已經越來越遠。在社會中,每個人都擁有不同的姓名、職業、身份和喜歡的東西,在面對虛無時,多數人會利用自身興趣或者某種信仰想要來擺脫這種令自己無所适從的感覺,卻逐漸忘記了自己真正丢失的缺失的究竟是什麼。在愛的缺失這一定義上,我們每個身體健全的人似乎也都是小曉。讓我們開始珍惜眼下的人吧,珍惜每一份平凡而真摯的善意,與人為善,守望相助。如果每一個人都開始尋找關于愛的解答,那美好的明天距離我們還會遙遠嗎?꒰ *•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