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发帖的时间来看,《信条》的豆瓣评分是8.3,应该是诺兰电影开分最低的一次。此前诺兰电影的最低分是《失眠症》,也是唯一一部低于八分的电影,而照目前情况来看《信条》很有可能跌落到7字头。

首先我想说的是电影并不难懂,至少概念并不难懂。前半段看似抛出大量信息,实际上是谍战类型的套路写作,高密度的人物对白也属于对这一类型语境的拙劣模仿。令人费解的原因可能在于观众对整个任务始终缺乏完整的认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有点《记忆碎片》的意思,诺兰在引导我们拼凑碎片,但在碎片之外又隐藏了很多关键信息生成悬念,最终依靠人物身份等的转折消除悬念。其实到最后我们不难发现所有这些人物的命运/功能都一目了然,很多评论会提到“人物脸谱化”,我倾向于认为诺兰是创造出了另一类游戏玩家式电影,一个不断复活的无名无姓者(赋予观看者命名权也即使之成为超越性的人物-所谓的"protagonist")执行阻止邪恶大反派毁灭世界的任务,而其他角色均可视为npc。

一开始听说本片是《盗梦空间》2.0我还挺期待的,毕竟正好相隔十年,要是能接近《盗梦空间》在当年的影响力也不错。但实际上两者相去甚远。可如果一定要说一部气质上最接近的诺兰电影,或许也只能是《盗梦空间》。两者的大体框架都是主角依靠某种高科技执行任务,且全片充斥着诺兰招牌的动作戏。《信条》的开场戏很好,场景设在一个大剧院里(或许是因为希区柯克吧),这一类圆型空间对动作张力的凸显十分有效,且颇具美感。

但在整体结构上,从我的直观感受来说,没有《盗梦空间》那么工整和严谨,更没有《敦刻尔克》那层层推进的节奏感。虽然对时间的设定是一个莫比乌斯环式结构,但体现在叙事上基本就是先正后逆,且前后并不完全对称(影片过了一大半主角才进入逆熵世界)。而帕丁森这一角色的命运才是真的莫比乌斯环,正如他结尾自己所说的,他在这整个时间的回环中穿针引线,他早已知晓“What's done”所以他的行动总是比我们认知的时间谜局快一步,他的轨迹引领着时间的轨迹。但遗憾的是电影的叙事结构显得较为平庸。诺兰的上一作《敦刻尔克》恰恰是反过来,通过对线性时间的非线性处理形成递进式结构,拉片以后更能直观地体会到这种结构之美。而《信条》经不经得住拉片我不好说,因为这部电影本身也像是一个熵增熵减同时发生的混乱体系,电影里说的那句“不要试图理解它,感受它”,或许可以翻译为我们对待它的方式应当是局部感知胜于整体把控。因为因果倒置的世界本就是超出人类经验的,所以我们也不必纠结于其中的联系,“看”就好了。

我觉得这也是本片最好的地方,其向我们的观看方式发起了挑战。很多人会抱着解谜的心态来看诺兰,但诺兰这一次却借角色之口说出“不要理解”这样的话,这或许也正是作者本人的态度。诺兰的电影不是什么智力训练,而是观看方式的训练。而观看方式,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方式。片中士兵对男主角说“如果你只会正着想,就别干了”,所以观众也必须同时具备双向思维。《降临》里七肢桶的语言通过改变女主角的思维赋予其预知未来的能力,而《信条》或许具有同样的意义,男主角在最终已经知晓自己未来的使命,而像我之前说的男主角只是观众的玩家身份,说到底这是对观众思维的改变。

从男主走出转换装置的那一刻,我们的思维就在接受这种训练。倒飞的鸟,逆向的阻力,随后升级而来的是同时有正行和倒行的车/人,还有边复原边爆炸的楼。这些视觉奇观解构了我们的思维,至于如何重构诺兰自己也没有搞清楚,或者说是为了保持电影的神秘感。不同于《盗梦空间》严密的逻辑体系,《信条》的体系是开放的,所以我们发现总会冒出一些新的说明来填充剧情(譬如主角的几次复活)。这说的难听点就是“想到哪拍到哪”,这也体现在影片大量莫名其妙的剪辑上,尤其是对平行蒙太奇的运用,和《星际穿越》里那段为人诟病的剪辑有着同样的问题。当然后者我个人认为并没有危及整体,但《信条》让我觉得是全面的剪辑失误。

最后还是说点好话吧,毕竟诺兰是我曾经最喜欢的导演,我也一直认为他称得上是作者。我不苛求他的文戏能有多大进步(这次甚至可以说是最差,角色“工具人”,台词瞎糊弄),但就凭他对高概念的探索及具象化输出上他也值得被予以足够的重视。而他最显著的风格是在高概念下竭力发掘传统动作戏的张力(对枪战/肉搏的执着),《信条》一开场就很好地反映出这种风格,枪械对抗,营救人质,搭配紧张急促的配乐(诺兰的配乐真的是越来越不节制了),大量行进中的背拍及室内空间中的运镜方式都令人回想起《黑暗骑士》的开场。所有行进的人物都在机械般地运动(最为明显的是最后高潮戏里执行任务的士兵群像),这是被许许多多评论者所批判的,但这也正是诺兰所信赖的叙事方式,即秉持着效率至上的原则书写一段机械的历史。这对于熟悉诺兰的观众而言或许并不造成什么困扰,但会一直是束缚他作品表达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