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纳粹、集中营、犹太人······关于这场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暴行,成为文学艺术取之不竭的题材,七十多年来,无数的文学艺术作品不断重述、不断审视着这段不堪回首的人类暴行。2020年的《波斯语课》是近年来二战集中营题材中的又一部佳作,关于影片的文本这里不再细说,我更愿意单纯从摄影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可以说,《波斯语课》是一部摄影教科书式的存在,每一帧镜头都宛如一幅用光影色彩编织而成的俄罗斯油画。
给影片的光影色彩做一个简单的二元划分:自然光&人工光源,青白为主冷色调&橘红为主暖色调,自然光源以冷色调为主,人工光源以暖色调为主,影片便在这样一个冷暖交织的色调之中。

首先我们来看自然光源,自然光源又可分为外景和内景,最具代表性的外景摄影是片中多次出现的树林:

在德军枪决犹太人的场景,摄影机正对清晨升起的太阳,“魔法时间”拍摄,阳光穿过山林营造出柔光美感,宛如一幅精美的俄罗斯郊外风情油画。但与这种唯美形成反差的是德军正在枪决犹太人这一残酷事实,摄影机拍摄运动也很有意思,以一个大远景拍摄枪决场面,之后缓缓前移,落幅在满地的尸体之上。镜头的“冷”和生命被处决的巨大戏剧性形成反差,颇有一种“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悲凉

...

...

树林外景再次出现是在另一处关键情节点上,吉尔斯试图逃跑,清晨雾气氤氲的树林中,树木的高大与人物的渺小形成鲜明对比,在一片白茫茫的底色上,宣告了吉尔斯的危险与茫然

画面右上角日出时分的太阳光线穿过树林,再次营造出朦胧美感

树林第三次出现的关键情节点是吉尔斯在军官邀请他一起逃往德黑兰时,生怕事实败露的吉尔斯慌张逃走。此时的画面没有一丝阳光,茫茫白雪覆盖满地面。逃离了军官庇佑的吉尔斯,等待他的是茫然未知的前方

我们再来看内景中自然光线的运用。影片最常用的内景太阳光线运用是利用巨幅的窗户,阳光穿透窗户的逆光拍摄,在人物身上营造出漂亮的轮廓

在军官初见吉尔斯的场景中,军官正是站在窗前逆光拍摄,宛如一幅圣像,预示着他将会是吉尔斯的“救世主”

正对光线的吉尔斯脸上被阳光照亮,同时显露出阴影。此刻面对军官的他正如面对一个自己的“救世主”

“魔法时光”拍摄的厨房内景

人物犹如被镀上一层漂亮的自然光轮廓,背景的白色阳光,前景蒸腾的人食物热气共同营造出一种氤氲朦胧的美感来,人物脸部衣服纤毫毕现

其他通过窗户光线的摄影画面,青白为主的冷色调,细微的人物光线轮廓,明暗对比的朦胧美感是这些画面的共同特点

在军官与上级的对话场景中,军官镜头采用了鱼眼变形效果,而上级则是正常近景镜头,若不考虑技术上的原因,这是否暗合了此时军官的处境和心境都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也许过度解读了吧)

纳粹败亡前夕,军官准备跑路时的场景,同样是窗户逆光拍摄,但人物几乎完全以阴影出现

吉尔斯被盟军营救后的场景,依然是窗户光拍摄,但画面中出现了暖色调

夜景人工光源拍摄,从时代技术来说,二战时期灯光都是昏黄色的白炽灯,这也是夜景人工照明营造出暖色调的客观原因

在夜晚的“波斯语课”中,暖色灯光也拉近了二人之间的距离。在光亮与阴影的分布来看,军官全身都处在暖光色调中,而吉尔斯则更多的处在阴影中,这既是二人的权力对比,也寓示着二人对这段关系的不同,一个“信任”,一个“防备”

集中营住宿牢房内的暖色灯光

吉尔斯发现可以利用犹太人名来创造记忆语言时的灯光,暗示了吉尔斯此时找到了希望

其他暖色调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