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说:“了解自己孩子的父亲是明智的父亲。”

...

影片截图

《银河补习班》这部影视作品恰恰是从有声的父爱来感动观众,打动人情,引起反思的。影片以东沛大桥的坍塌为故事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脉络。

父亲马皓文是一位东沛有名的建筑师,却被自己最信赖的徒弟出卖,在东沛大桥坍塌时独自一人替全院的人背了黑锅,入狱七年。

出狱后也只能是一只过街老鼠,但他凭借着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不认输”的心态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并且一直坚持不懈地对当年事件进行申诉,过程困难重重。

儿子马飞从小被老师同学叫做“缺根弦”,初中被主任嘲笑“煤球再怎么洗,也不可能成为钻石。”但在父亲独特的教育方式下成长的他,成功逆袭,成为省重点高中最出色的学生

就父亲和孩子的角度来看,这部著作不仅仅描写简单的亲情,还有更多的是对人生和教育的思考。

...

影片截图
一、教育的反思

影片有这样一个场景,马皓文出狱第一天就面临儿子马飞因触犯校规,成绩垫底的问题受到学校抛弃,前妻和学校主任都认为错误在孩子,从教育上否定了孩子的一切。

当前妻领着马飞回家时和马皓文争论说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孩子好,然而马皓文回怼她:

“再没有比我是为他好更恐怖的借口了,那你为自己好,你为什么不每天对着镜子痛骂自己两小时。”

这样的情形似乎让我们想起了自己和父母的相处模式,父母总会拿着“我是为你好”的说辞来肯定自己所做的一切,不论好坏对错,结果都是“为了你好”。

这类父母的教育观是中国现社会的通病,也是孩子们的天性被扼杀的罪魁祸首。

作为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让他们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就像影片里的父亲对儿子的鼓励:“你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你的脑子要一直想,就永远不会缺根弦。”

马皓文对小高老师说:

“每个孩子身上都长着一个神奇的感受器,他们就是能够感受到,大人对他们的感情,是不是爱。”

孩子对父母总是存在着许多的期盼,他们渴望得到理解,渴望受到关注,自然也对父母的行为态度十分的敏感。

...

影片截图

心理学把这种孩子对父母的期盼叫做“抱持”,即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亲人的各种生理需求,父母能否满足这种需求对孩子的塑形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影片中的马皓文作为父亲正是给予了儿子马飞这种“抱持性心理”的满足,才使得孩子能够有不同于平凡孩子的成长模式,得到不一样的成长补习。

影片中父亲的教育让所有父母对自己的日常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教育远远不能停留在固定的模式,答卷上的答案被ABCD框选了,但孩子人生的答案还存在EFG等更多的选项。

父母不能一味的把自己所决定的选项圈出来放在孩子面前,让去他们选择,而是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寻找一切有可能的答案,再自己进行选择。             

二、人生的思考

电影里最为著名的台词少不了“人生就像射箭,而梦想就是箭靶子,如果你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那每天的拉弓就毫无意义。”这一句人生的思考。

...

影片截图

台词出现两次,一次是影片开始,马飞登机前被记者问及家人时对父亲的回忆,第二次是影片里马皓文出狱和儿子见面第一天的交流。

第一次的出现和成功的马飞形成一种契合,第二次出现和父亲的教育形成一种呼应。

情绪是我们为人最难处理的,学会控制情绪也是我们为人必须具备的。但我们无法控制其他人的任何情绪,正如马皓文的独白:

“这世间上有很多事情是我们控制不了的,但我们可以控制的是我们自己。永远不要停止思考,永远不要服输。只要你不害怕,没有人能挡住你的去向。”

只要生命还活在地球上,我们就应该不停止思考,即便你是在睡觉,也可以让你的大脑产生梦境。

当小高老师对马皓文说考试阶段是孩子最为重要的时刻时,马皓文回答说:

“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应该是均匀的散步在他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他必须知道人活着为什么?”

...

影片截图

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这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的思考。而活着的意义和人生又有何联系呢?

人生,人生下来就注定会经历一场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人生。我们人生如何?全在于我们最开始对人生的定义。

你能够想到的是局限在别人给你安排好的答案,那你的结局也不太可能出现超出局限的成功;相反,如果你能够跳出别人给你的答案,去思索自己最想要的那个答案,那么你的人生也一定能够得到一场完美的诠释。

三、情感的升华

在马皓文因为申诉证明无果时,跑了许多次的他忍不住把气撒向了孩子,在马飞看来一向很好相处的父亲,突然间这样也是无法原谅,就此闹脾气。

而马皓文作为父亲,面对孩子的不理解,他并没有生气,反而很真诚地平静下来和儿子道歉:“对不起,儿子,爸爸也只是第一次学着当爸爸,所以爸爸,也会犯错误。”

...

影片截图

不同于现实中的很多父亲,马皓文不是大发雷霆地对儿子不懂事不理解自己的状态进行责骂,也没有把自己面临的困境和忧愁告诉儿子,希望得到儿子的谅解,而是平等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相处,从他们同龄人的立场去道歉。

这无疑是一种特别的教育方式,用孩子内心最渴望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父亲和孩子的感情自然而然地变得更加深厚。

影片结尾,因为当初为了飞行资格让父亲放弃申诉的儿子和分开许久的父亲再次相见。

儿子对自己之前的虚荣心深感内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也是很坦诚地对父亲道歉:“对不起,我也是第一次当儿子。”

这样的道歉在电影著作中成了父亲和儿子的对白呼应,在现实生活中更是道出了所有父亲儿子的心声。

每一个人都有第一次去做一件事情的经历,错误不可避免,能解决的是我们都能够用一颗反思的心去对待对方。

...

影片截图

马皓文和马飞的相处模式可谓父亲和儿子相处模式的典范,当今社会如果多一些马皓文那样的父亲,也一定能够多一些马飞那样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