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疫情而延档的香港导演陈可辛的新作《夺冠》(原名《中国女排》) 打响国庆档的头炮,有望成为今年继《八佰》之后的第二部院线爆款。

《夺冠》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成功跻身亿元票房俱乐部。从第一批观众的口碑来看,呈微弱的两极分化趋势。这部片子到底怎么样,其实完全取决于从什么角度去评判。

如果是顺从最直接的观影情绪,那它可能还算及格。但如果从电影角度去考量,那问题就比较大了。

1.「燃」是否代表「好」

《夺冠》作为运动竞技类电影,有先天优势,那就是它很容易借助体育赛事本身的紧张刺激来增加故事的弹性。换句话说,你觉得「燃」 并不是导演处理节奏的手法多么高级,而是他选取的这些经典比赛本身就能让你看得血脉贲张。

对于这样的电影,我在观看过程中是异常警惕的,避免被情绪牵着走,那样会极大影响我对它的理性判断。作为篮球迷,我很清楚在体育比赛要命的关头观众全身神经都被调动起来的充血状态,这不是电影给予的,而是体育竞技。

《激战》《绝杀慕尼黑》等都属于这一类型的片子。《夺冠》是很标准的三幕剧,陈可辛选择了最稳妥的叙事方式无功无过地呈现了女排历史上的三个关键节点,只能说完成任务,离「好」还有大段距离。

在看的过程当中,可能还会出现眼泪打转的时刻,那是身体里的集体荣誉感或民族自豪感在酝酿发酵,你在学习强国类视频当中同样可以找寻到类似的体验。

2. 拍成《郎平传》或能成为佳作

影片在刻画中国女排群像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女排姑娘们在面对困难时的狠劲很好地透过银幕传递出来,这些都是真正的运动员们, 所以她们身上迸发出的情感是绝对真实的。

我能够直观地接收到这种情绪,但光靠这个并不能弥补电影在推进情节时展现出的平庸。

第二幕开始,巩俐饰演的郎平出现,此时叙事重心略微转移到郎平身上,影片也变得好看起来。巩俐一出场的身份定位就是美国队主教练, 她面对的是昔日好友陈忠和带领的中国队(08 年北京奥运会女排 A 组),并最终战胜后者。

在这一幕所展现的不可避免的中美意识形态对冲不仅是在赛场内,同样也在排球之外。

郎平在美国超市购物时的闪回也很好地体现了人物身上的矛盾性,包括打赢比赛之后的迅速离场,和女儿的几次通话都能够无形之间增加影片的厚度。

如果主题一直是落在郎平身上而不是中国女排,那《夺冠》就不止会是意识形态电影这么简单,会比现在的文本要更复杂。

最无法忍耐的是,两次夺冠之后的颁奖礼,竟然两次都完整地把国歌放完才切换到下一画面,这样的操作在世界电影里都是罕见的,一般的处理手法是给一个镜头就够。

当然可能导演也觉得每次都听完是不是太尴尬了,于是他增添了一个郎平给陈忠和拨语音电话的情节,画蛇添足,大可不必。

观众在来电影院之前早已做好观看主旋律电影的心理预设。巩俐的表演是加分的,她很好地还原了铁榔头郎平的人物 气质,看似全程冷漠脸之下的微表情都处理得很到位。

3.从《夺冠》看中国电影

当影片重心从郎平身上再次飘忽开去,最终在里约奥运会的中巴大战上再次降落到中国女排上时,《夺冠》不可恢复地滑落到庸俗强国类电影的窠臼中。

《战狼》系列成功之后,近几年无论是贺岁档还是国庆档,主旋律电影呈井喷之势。从去年《我和我的祖国》到今年《我和我的家乡》, 好像这种类型的电影已经成为一种票房保障。

可以这么说,内地电影市场开拓出了一种新的「合家欢」模式电影——主旋律强国电影。

当然作为文化强国的体现,这样的电影是必须存在的。但这也会不可避 免地导致创作者(尤其是有资本力量支撑的)写什么题材都会想到塞入民族认同感或者爱国元素,这也揭示了电影市场的单一化,每年的 票房巨头里十有七八部都是与此相关的。

《夺冠》里有一句台词说得极好:「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内心 还不够强大,我们不自信,太需要一个胜利了。」

同样地,我们也太需要这样的电影了。尽管这样的电影并不是好电影。

(本文首发公众号:抛开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