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62 2025.11.20于台北信义威秀影城。
一直到最后一段照片蒙太奇与现代戏之前,《大濛》都是一个完整的、沉重的、动人的、微言大义的台湾主旋律历史创痛表达(褒义)。起初觉得哥哥阿云这个角色是生造出来的线索,条分缕析一路看下去,却发现这是一片大濛般弥散在背景里的精神底色。阿云讲给阿月和阿霞的两个故事版的对比,在他魂兮归来之际点破了全片的主题:尽管时间流逝,总有人看得到,去相信,会记得。
在福尔马林中打捞哥哥尸体一段极为动人:带着惊恐、迟疑与悲怆的姐妹俩,阴郁的光头实习生,阴沉欲摧的黑色厂房,浓郁得仿佛透过银幕流到厅里福尔马林池,以及永远不会再开口讲故事的阿云。故事的最后,阿霞和阿月都消失了,阿云抬头望向天空,一片迷蒙的、沉默的大濛,镜头逐渐拉高拉远,阿云没有变成云,只是变成一段永恒的回忆。柯炜林、9m88、曾敬骅都呈现了细腻丰满的表演,而方郁婷相较之下有些木讷而呆板,可能这样厚重的剧本对于小孩子还是过于遥远了。
非常遗憾的是,这场戏之后所有的讲述都虚假而肤浅,陷入烂俗的狗尾续貂。做旧的假照片和故作深沉的旁白口吻并不能丰富故事的历史维度,反而使这种宝贵的情绪变成老套的八点档情节剧。赵公道被抓走时散落焦外的匆忙敬礼就是最好的告别了,无需五十年后故作命运的重逢。
这种过犹不及让我想到去年在威尼斯看《我仍在此》时的无力感,情感达到巅峰后,我期望的是一个有力的、掷地有声的收束,而不是所谓的完整叙事。《大濛》在这个方面比《我仍在此》还要逊色得多。在抒情方面,多得是台湾导演如何大鸣大放,可惜的是,没有几个导演懂得如何收。
作为精神底色的大濛:看得到,去相信,会记得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何以“聋人之听”
在伦敦-阿布扎比飞机上看完。机翼轰鸣的白噪音和劣质耳机的底噪与这部讲述“聋人之听”的电影莫名相配,补足了电影有意留白的背景音。前往台北的旅途上补看去年金马奖影后的电影,一种互文式的观看体验。《看我今天怎么说》是一个关于探寻自我、返归 ...
创伤与记忆的接力:世越号十年,未完成的告别
世越号惨案发生已经十年有余,我们为什么依然无法告别?对于这个疑问,入围了2025年第三十届釜山国际电影节广角镜纪录片竞赛单元的纪录片《接力赛》给出了一个答案:我们仍在讨论世越号,是因为创伤从未结束,它如同一场残酷的“接力”,在一代人 ...
关于旅途本身,关于人与人之间通过表意达致理解的可能性
2025年9月21日,釜山国际电影节的第五天,日本导演三宅唱与新作《旅途中的日子》的主演、韩国演员沈恩敬一起登上了电影节日报的封面。这部改编自柘植义春的漫画《海边的抒景》与《混沌洞的笨先生》的电影,在今年八月一举获得了第78届洛迦诺 ...
不会过去,不被忘记,永远不做告别
#30th BIFF 2025.9.21于釜山CGV电影院。开场前一直在犹豫要不要去看,友说:现在关于世越号还能有什么表达吗?我说:从描述看应该是对“创伤”的描绘吧。确实如此,这部电影并没有超出我们的想象,描绘了一种关于创伤与疗愈的 ...
时代焦虑下的“选择有罪”,身体重新支配精神的可能
#30th BIFF 2025.9.17于釜山电影殿堂。朴赞郁是一位极具个人风格的导演,从早期的“复仇三部曲”,到2022年戛纳夺得最佳导演奖的《分手的决心》,他的作品中始终有一套渗着鬼气的个人价值取向贯穿始终。香港M+电影院曾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