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最近很多人,都刷到了这样的评论:
“富人在电影里演穷人,还要让穷人掏钱买票看。”
“他们在演穷,可我们是真穷,我才不要看他们消费我们。”
……诸如此类的抨击,正是剑指徐峥的新作——
《逆行人生》
《逆行人生》到底是部怎样的电影?
先下结论:它不是能名留影史的神作,离《药神》的地位确实有差距。
但整体上,它承继了《药神》的诸多优点,比如足够真实、足够震撼心灵,仍属于是优秀的现实题材片。
它表达的内容,并没有所谓的“消费穷人”,而是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和解,值得任何阶层的任何人观看。
落笔至此,可能有人想说:
“小罗啊,徐峥那么有钱,还来演穷人,不是消费穷人是啥?”
我想说,首先,徐峥确实很有钱,但他演的并不是穷人。
《逆行人生》的男主高志垒(徐峥 饰),毕业于同济大学,是典型的IT精英。
精英到什么程度?
落难后,高志垒想卖掉房子,房产中介告诉他,现在卖,估计得亏300万。
而以北京上海的学区房为例,能亏300万的房子,买的时候大概得1000万。
也就是说,在落难之前——
高志垒的年薪,大概有50万左右;
而他的总资产,大概有500万左右。
这种水平,已经领先于绝大部分人了。
再者,徐峥本人是什么,跟他演什么角色,没有任何关系。
摩根·弗里曼也是富人,80年代他就荣获奥斯卡影帝,成了好莱坞巨星。
而在94年的《肖申克的救赎》里,摩根·弗里曼演了社会最底层的囚犯。
经典励志片《当幸福来敲门》中,男主穷困潦倒。
他每天住在收容所里,蹭地铁站的卫生间,老婆跑了,与儿子相依为命。
而饰演男主的威尔·史密斯,片酬是2000万美元,外加5000万的票房分成。
相反——
泽连斯基未从政时,就在电视上演过总统;
古月虽是孤儿出身,可他的银幕处女作,演的却是伟大领袖;
周星驰也演过穷人,赵本山也演过老总,刘德华也演过肥胖丑……
什么意思?
演员就是演员,是一种职业,一种工作。
演员无关背景,只要能塑造好角色,就是对得起自己和观众,就值得被尊重。
强行把演员用穷富来划分,是一种强盗逻辑,也是在无端制造对立与矛盾。
而《逆行人生》想表达的,恰恰是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消减对立与矛盾。
电影开场,肖妮(辛芷蕾 饰)打开手机,刷到了高志垒的前同事在直播带货。
肖妮问高志垒:这个人不是你们公司的骨干吗?怎么也被开除了?
高志垒一脸不屑地回答:我们公司只有一个骨干,那就是你老公我。
接着,高志垒到了公司,又跟大伙吐槽同事孙奋斗,说人家是奋斗的孙子。
再往后,高志垒被公司“优化”了,可他仍心高气傲,瞧不起送咖啡的外卖员。
身为名校精英,在高志垒看来,他跟那些“失败者”是隔绝的,是不同的物种。
就像某些观众,认为富人跟穷人势不两立,是隔绝的,是不同的物种。
但实际上?
除了极个别者之外,几乎没有多少中国人,能抗住三座大山的猛攻——
医疗、住房、教育。
被公司“优化”后,高志垒本来不愿接受30万的补偿款,要走劳动仲裁。
直到,他爸爸突然进了ICU,急需进口药,使他不得不向公司求救。
这,是他第一次放下名校精英的高傲。
之后,高志垒往IT公司四处投简历,却因年龄太大四处碰壁。
路边摊上,高志垒偶然听见,送外卖一个月最高能赚一万五。
这时,高志垒似乎有些心动,但碍于身份和面子,他没有搭茬。
直到,肖妮告诉高志垒,房贷就快逾期了,孩子就快去国际学校了。
而中间差的钱,刚好也是一万五。
这,是他第二次放下名校精英的高傲。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
当上了外卖员,高志垒以为凭他的优越条件,很快就能摘下“单王”的桂冠。
然而,由于找不到捷径、不懂跟餐厅服务员搞关系等原因,高志垒屡屡超时。
更难受的是,由于不肯放低姿态,他常被点餐的客户针对,收到差评和扣款。
几天工作干下来,钱没挣着,反倒亏了好几百。
于是,房贷逾期了,孩子去不成国际学校了,高志垒绷不住了。
他先是砸了客户的花,又去跟客户吵架,接着把火发到了家人身上。
当他在微信输入“老子不干了”的时候,他其实是想保住自己的最后一点高傲。
可是,高志垒最后的那点高傲,还是没能保住。
为什么?
他爸爸为了能够不拖累他,产生了极端的想法。
天翻地覆的现状,终于彻底磨平了他的高傲,强行让他学会了“以笑待人”。
魔幻?
在我看来,《逆行人生》是一部高度贴合当今社会的现实主义题材片。
电影里,高志垒崩溃的转折点,是被一名客户指着鼻子侮辱,“活该你送外卖”,然后又以“给差评”威胁他道歉。
而现实中,就在刚刚,杭州的一名外卖员,因工作过程中将栏杆踩歪,被保安拔走了车钥匙,并被要求“下跪道歉”。
而那名外卖员,就像电影里劳动者们一样,为了订单不超时,选择了妥协。
电影里,高志垒本来拥有中产水平的收入,却因外部环境的接连打击,瞬间一无所有。
而现实中,就最近几年来说,这样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别的行业我不知道。
但就电影行业来说,在2020年之后,我有很多朋友,都选择了改行。
改什么行?
送外卖、跑物流、开滴滴、干装修……
甚至有曾经一年赚300w的导演,因交不起孩子5000块的学费,去工地干活。
关于《逆行人生》,目前还有一些批评的声音。
大意是说,徐峥把外卖员的困境,归咎于客户的尖酸,忽视了资本的罪行。
而我认为,持这种观点的,大概率应该没有看过、或者没有看懂这部电影。
高志垒的人生,为什么会难到那个地步?
表面上,是投资暴雷、房价下跌、父亲生病等因素。
实际上,则是因大厂的年龄歧视,和资本的无情与冷漠,以及算法系统的内卷,导致他失去了收入。
电影里的一个细节——
外卖员大黑(冯兵 饰)蝉联“单王”,引起了同事的不满。
同事们批评大黑:你这样疯狂跑单,会拉高平台的预期,然后平台就会让我们以你为标准去跑,加大我们的工作量。
大黑回答:我拿单王有错吗,我只是想赚更多的钱,你们难道不想要钱吗,我只是想让明天的生活比今天过得更好!
谁对,谁错?
不是同事,也不是大黑。
越努力就越累,越卷就越达尔文……
在“打工人困境”这个议题上,《逆行人生》是具有批判与反思的。
当然,它批判和反思的力度,并没有让一些严苛的观众满意。
但我们更加需要细思的是——
如果它的批判和反思,真的那么力透纸背了,我们还能看到这部电影吗?
就像我这篇文章,如果再往下深入去写,就容易触碰到某种边界。
最后,我再说一点吧。
在短视频平台上,我看到有一些人,喜欢用王朔的名言去批判徐峥——
“世界上最无耻的事,就是歌颂穷人的苦难,并把它当成励志故事加以赞美。”
必须承认,这句话是非常对的。
但问题就在于——
《逆行人生》并没有去歌颂穷人的苦难,而是隐晦地在描写资本的阴暗。
电影结尾,高志垒借用大黑的工作本,写出了小程序路路通,成为了单王。
按理讲,他已经完成了1w5的任务,不用再卖房了。
然而,在最后的彩蛋上,高志垒还是卖了房,一家人搬进了老破小。
为什么?
在我看来,是因为另一个彩蛋——
平台总部的员工,把高志垒写的路路通,上交给了老板韦总(于和伟 饰)。
之后,员工问韦总:要不要让他来总部工作?
你猜,韦总的答案是什么。
-
关注罗罔极,不定期推送有独立思考的高质量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