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朋友可能已經察覺,我最近更文的速度,越來越慢了。
原因,是幾個月前,我為了保命,戴了個頭環。
不是蘋果的那個。
而是這樣式的。
你問,怎麼戴上去的?
總共分三步。
第一步,往頭皮層鑽六個窟窿,并打通頭骨。
第二步,把頭環跟窟窿對齊,從頭骨中穿過。
第三步,用螺絲把固定處擰緊,使人環合二為一。
近幾個月,我就是一邊戴着頭環,一邊寫作,一邊剪視頻的。
雖然我每天堅持給傷口消毒,但它卻總是反複感染。
在這樣的狀況下,我隻能頻繁去醫院“檢修”。
你問,如何檢修?
畫面過于慘烈,就不給你們看了。
我隻能說,自從做完這個頭環手術,我真的非常痛苦。
有些時候,我甚至不禁會胡思亂想——
“如果以後永遠都要這樣,那人活着,是不是就沒什麼意思了?”
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但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春節期間,曾有一部電影,似乎解開了我的疑惑。
後天,我就要去做脊柱側彎手術,然後開啟長達數月的停更了。
而那部電影,經過一個多月的重整戰備,如今終于回到了電影院。
《我們一起搖太陽》
以下簡稱《搖太陽》
這是一部開場五分鐘就把我狠狠戳哭,看完後又把我成功治愈的電影。
李庚希演的淩敏,是一名尿毒症患者,每天與針頭和透析為伍。
為了保命,她的胳膊被紮了幾百次。
不僅身體虛弱,甚至連正常的吃飯都做不到。
這種日子,她要過多久?
找到腎源為止。
一般情況下,要想找到合适的腎源,平均需要八年左右。
而尿毒症患者,平均的剩餘壽命,也就隻有十年左右。
也就是說,如果運氣不夠好,淩敏的這種日子,會一直過到生命盡頭。
“如果以後永遠都要這樣,那人活着,是不是就沒什麼意思了?”
我猜,淩敏肯定也思考過同樣的問題。
為了餘生能夠遠離透析,淩敏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征婚。
她在腫瘤患者群裡發視頻——
“誰願意死後把腎捐給我,我就願意嫁給誰。”
“隻要我們結婚了,無論你是生是死,我都會照顧好你的父母。”
視頻剛發出去,淩敏就撤了回去。
然而,一個人卻突然出現,改變了她的生活。
這個人,就是呂途(彭昱暢 飾)。
淩敏從沒見過像呂途這樣的腫瘤患者。
别的患者習慣垂頭喪氣,可呂途卻整天嘻嘻哈哈。
别的患者,每時每刻都在想辦法治療,緩解自己的病情;
而呂途呢,每時每刻都活在當下,體驗生活的樂趣。
吃飯時,呂途連上了黃龍江一派的藍牙,給淩敏普及了這個世界的真相:
“我告訴你奧,咱們地球人的祖先,最早都是從環境惡劣的外星移民過來的。”
“因為地球的環境比外星舒适,所以在地球上呢,人隻發揮出了10%的潛能。”
“人的潛能其實非常大,能适應各種不同的環境,你看我,腦子都被挖出來一塊,不還是能在這和你聊天嗎?”
呂途的這一頓操作,讓淩敏第一次産生了會心的笑容。
起初,淩敏以為,呂途是趙新蘭的嫡子嫡孫,在跟她鬧着玩呢。
後來,淩敏漸漸發現,呂途這個人,确實有點意思。
作為晚期腦瘤患者,呂途與淩敏不同,随時都有可能瀕危喪命。
而在做手術的過程中,他也曾被挖開腦殼,在ICU裡待了二十多天。
不能吃,不能動,每天睜着眼球,卻隻能跟自己的思想反複作鬥争。
這種感受,根據我的親身體驗,肯定比透析要痛苦的多。
然而,在呂途的神情中,你卻幾乎看不到痛苦,反倒充滿了治愈的笑容。
為什麼?
呂途,為什麼要叫呂途?
如果我沒猜錯,呂途這個人物和名字,靈感應該來源于利群的一句廣告語:
人生像一場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
呂途,就是把這一價值觀,貫徹到底的人。
在我看來,《搖太陽》這個故事,講的并不是疾病,也不是愛情。
它講的其實是現實,是人處在逆境中時,該如何面對生活,治愈自己。
比如,電影前半段,淩敏的媽媽蒸了一屜包子,讓淩敏送給閨蜜。
然而送完不久後,淩敏意外發現,包子被扔到了排練廳,閨蜜一口都沒吃。
面對這件事,淩敏是什麼反應?
在給閨蜜跳伴娘舞時,淩敏的表情甚至都有些不自然。
呂途呢?
在淩敏閨蜜的婚禮上,呂途擔任了婚禮攝影師。
看到新郎新娘那麼健康貌美,婚禮那麼有排面,呂途沒有任何情緒。
在他的鏡頭裡,幾乎全都是淩敏的特寫,以及任何與淩敏有關的畫面細節。
這說明,在呂途的視線内,除了自己喜歡的這個女孩,其他人全都是空氣。
婚禮娛樂環節,嘉賓們玩起了惡俗的“撕紙遊戲”。
當一男嘉賓叼着紙巾,把嘴靠近到淩敏嘴邊時,淩敏産生了尴尬與不适。
然而,為了避免“破壞氣氛”,為了融入某種所謂的圈子,淩敏并沒有反抗。
當呂途一拳打向男嘉賓時,淩敏明明因為逃過一劫松了口氣。
但,她卻偏要說呂途有病,還想假裝自己跟呂途不認識。
呂途難道不知道,那隻是婚禮上的一場遊戲麼?
他難道不知道,自己一旦揮了拳,就會被所有人當成神經病?
其實,他全都知道。
他隻是不在意。
他根本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不在意自己像不像小醜。
他關注和在意的,隻有淩敏有沒有被欺負,自己有沒有出手幫淩敏。
實際上,呂途的逆境要比淩敏嚴重多了。
就算是抛開疾病,作為一名單親男生,他也比父母健在的淩敏要艱難許多。
但,他比淩敏強就強在,有自己一套獨特的處世方式,能減輕自己的痛苦。
這套處世方式,就是看淡世俗外界,隻在自己的世界裡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比方說,同樣是病人,淩敏不僅每天都在治病,注意力也全都放到了疾病上。
不旅遊,不戀愛,不打遊戲。
呂途出現之前,在淩敏的生活中,幾乎就沒有生活,隻有工作和疾病。
被人欺負了,她的第一反應也是:“我是一個病人,你們為什麼要這樣對我?!”
反觀呂途呢?
一個細節——
電影後半段,欺負過淩敏的房産中介(王迅 飾),在路邊跟呂途逗着玩。
淩敏見狀,大罵中介,趕緊把呂途拽走,說:“你不知道他在耍你麼?!”
其實,呂途怎麼可能不知道,隻是在他看來,别人的歧視根本無所謂。
“你以為你在耍我,但在我的世界裡,你也隻是我的一種消遣而已。”
就像即使腦子被挖掉了一塊,他也可以自嘲一句“沒頭腦”消解一切。
呂途實在太自洽了。
因為這種自洽,所以你在呂途的臉上,從來看不到憤恨和妒忌。
他明明是比淩敏還要更慘的底層病人,但卻給淩敏帶來了溫暖和治愈。
旅遊,拍照,摩天輪,拍生活vlog,收聽宇宙信号,營造各種煙火氣……
呂途逗比的行為,把淩敏的注意力從疾病中拉了出去,讓她變回了元氣少女。
以至在倆人的婚禮上,淩敏一掃“不高興”的陰霾,也變成了個愛整活的逗比。
現在,我們回到開頭那個問題:
“如果以後永遠都要這樣,那人活着,是不是就沒什麼意思了?”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僞問題。
因為,人,是不可能永遠處于同一種狀态的。
就算你的身體一直糟糕,你的經濟一直貧困,但有一樣東西,總能産生變化。
那就是——意念。
這部電影,為什麼要叫《我們一起搖太陽》?
取自一首老歌。
取自一個諺語。
你說這搖太陽是不是個病句啊太陽 為什麼要搖呢小時候 我媽告訴我太陽每天東升西落也會累也會打瞌睡當我們碰上陰天雨天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用意念把太陽搖醒隻要意念不倒太陽總有一天會被搖醒的
那麼最後,他們把太陽搖醒了嗎?
表面上看,好像沒有。
呂途依然頂着個壞腦殼,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進手術室。
淩敏依然拖着兩顆壞腎,控制着飲食,保持透析的習慣。
但這些,已經從淩敏的全部,變成了她生活的插曲。
她的大部分時光——即便是在醫院裡,也依然能煥發出笑臉和生機。
天空依然在下雨。
但不能阻止我心底的陽光,在你身上融化出愛意。
太陽也許依然在沉睡,可他們卻化身人形向日葵,照亮了彼此。
在我看來,《我們一起搖太陽》是近兩年國内最好的兩部愛情片之一。
另一部,是去年暑期檔上映的《我愛你!》。
而這兩部作品,導演都是韓延。
好在哪?
與當下大部分愛情片不同——
在韓延的鏡頭下,沒有離譜的情節,沒有尴尬的金句。
沒有高度精緻的美顔濾鏡,沒有如夢似幻的俊男和美女。
有的,隻是平凡生活中,平凡人的痛苦、掙紮、堅韌,和真實流露的感情。
他們看似普通,但又熠熠生輝;
他們看似不美,但又極緻壯麗。
資深影迷都知道,《我們一起搖太陽》曾在春節檔上映過一次。
結果,口碑爆棚,票房慘淡。
原因?
在很多觀衆看來,這類“疾病題材”的電影,過年去看有些“不合時宜"。
但其實,如果你真的去看了這部電影,你就會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因為,它的題材雖是疾病,但整體的主題,卻充滿了陽光和愛意。
接下來的一個月,我可能都要在醫院裡邊過日子。
推薦大家替我去電影院,再參加一次他們的婚禮。
關注羅罔極,不定期推送有獨立思考的高質量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