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川第三代将军家光的统治时期,丰臣藩的余党仍在京都出没。为震慑这些势力而购入的两千五百支火枪竟遭人劫夺。担忧此事泄露的伊豆守秘密向柳生家下达了搜寻火枪的密令。看穿十兵卫独力难支的但马守,将《柳生武艺帖·忍之卷》交予了他。后宫十太夫在旅途中被名为新宫小五郎之人斩杀。蹊跷的是,小五郎竟冒充十太夫现身柳生别邸。一路追踪而来的,是形似忍者的男子甚五郎。十兵卫以试刀之法识破小五郎真身——此人乃效忠丰臣方败将九鬼嘉隆的家臣,坦承与嘉隆及其弟岩仓刑部共谋劫夺官船,更招供纪州大纳言因庇护嘉隆违背幕命而参与其中。震惊的十兵卫察觉甚五郎在暗处窃听,便佯称小五郎"胡言乱语"将其逐出,命人尾随甚五郎,果然发现其亦是同谋。得知十兵卫行动的岩仓囚禁了嘉隆。为探查大纳言附逆真相,十兵卫通过其妻白妙夫人向内应递交了狩猎场会面的密信。不出所料,信件落入岩仓之手。当日狩猎场中,柳生一族遭火枪伏击,大纳言被掳至海神砦。在十兵卫与小五郎机智周旋下,脱困的大纳言目睹岩仓以嘉隆与白妙为人质,点燃了海神砦反叛的烽火。十兵卫等人舍身相救,虽借加仓多门自爆之力跃入砦中救出白妙夫人,嘉隆却已殒命。壮烈死斗的惨烈终幕里,十兵卫的独眼中凝结着深沉的慨叹。

这段故事似乎是描写德川家光执政时期丰臣残党企图叛乱未遂的虚构作品。故事以柳生十兵卫为中心展开,交织着九鬼嘉隆家臣们的阴谋,情节错综复杂是其显著特点。

主要情节可归纳为:

1. **历史背景设定**

- 设定在德川三代将军家光时期仍有丰臣家残党活动

- 以2500支火枪被劫事件为开端

2. **柳生一族的参与**

- 伊豆守(推测为松平信纲)向柳生家下达密令

- 十兵卫与其父但马守(柳生宗矩)联手行动

- 出现《柳生武艺帖·忍之卷》这一秘传典籍

3. **敌对势力真相**

- 九鬼嘉隆(实际已于关原之战前去世,此处为虚构存活设定)的家臣小五郎

- 纪州大纳言(德川赖宣?)涉嫌参与阴谋

- 岩仓刑部等人在海神要塞发动叛乱

4. **高潮部分**

- 猎场的枪战

- 海神要塞的生死搏斗

- 加仓多门自爆等壮烈结局

**与史实相异之处**:

- 九鬼嘉隆实际于1600年关原之战前去世,在家光时代(1623-51年)存活的设定存在时代错位

- 纪州德川家(赖宣)支持丰臣方的设定纯属虚构

- "伊豆守"在此时期应指"智囊伊豆"松平信纲,但史实上他于1638年才任此职

该作品是以江户初期权力斗争为背景,描绘柳生十兵卫活跃表现与武士忠义精神的时代小说/传奇故事。虽然存在与史实不符之处,但融合了忍者、剑豪、阴谋等元素的娱乐性内容颇具观赏价值。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结尾处"独眼中凝结着严峻感慨"的描写,突显了十兵卫"独眼"的形象特征。虽然历史上十兵卫是否真是独眼尚无定论,但本故事对这一特征的运用可谓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