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看不懂。
但好像从来也没有懂过宫崎骏。小时候不懂,长大了更不懂,有时会自顾自地把他界定成没什么表达欲只想讲故事的人,也是等我厌倦了“懂”这个字之后才开始特别喜欢他的电影。
对我来说,他最伟大的能力甚至不在于想象力,而是那种跨次元的通感。
在灼烧的空气里所有人事物都蒸腾成流动的影子,沉沉的箱子落在手上那一刻的重力,打架时肾上腺素冲破耳膜隔绝听力,血流淌在脸上的温热粘腻,踩过泥地时鞋子勾带起的泥巴,一旦听见就再也关不掉的钟摆声,还有永远真切灌入你的每条发缝每个衣服褶皱的风……一切都清晰可感。
但正当他用极尽细节控的画面调动起你所有的生命体验之后,世界悄然地发生了变异。
泪滴开始像弹球一样在蹦床般的脸上跳跃,鱼的肚皮软和得像床被子,内脏爆出也有如玩偶熊的棉花内芯忍受不了狭小的空间而出逃,空气和水的质感偶尔互换……经由官能的混淆,宫崎骏所创造的,另一个世界的,动画与幻想的逻辑被嫁接在日常的逻辑之上。
于是,我们生长出鸟的皮肤,开始体味到风的重量,我们坐在白龙身上,丝线般的鬃发轻轻拍打在裤腿上,我们握住魔女的手,火焰不再刺痛而变得柔软……
我们拥抱住世界,即便那是另一个世界。
不过,或许所有的故事都有揭示自身意义的本能。事实上,相较以往,在《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这样一部,把表达欲甚至是说教意味明明白白塞进片名的作品里,宫崎骏对这种本能的放纵可能远要更多。这部作品里留下的文本很容易就能拼凑出一种解释。
我们从孩童起就有着构造建筑,追求稳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的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最初的表现就是搭积木。也许我们时常想要搭建起另一个世界,一个纯然良善的世界,然后遁入其中。
因为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真的很糟糕啊,这里有转校,有歧视,有饥荒,有战争,没有魔法和超能力却有从天而降的火球。这里有亲人的死亡。怎么可能不想逃呢?
可是也正是因为世界已经糟糕到不容忽视了,宫崎骏甚至没有给少年留下一个搭建世界的机会,就匆匆忙忙上演了那场高塔的坍塌,把他赶回了现实世界,只给他留下了唯一一块积木。
但也没什么不好吧。这样一个为我们用一笔一画产出的积木,搭建起无数避难所的老人,在他又一次自称是最后一部的作品里,对年轻人的“说教”是,回到现实去。
回到现实去,去拥抱我们真正的家人和朋友,去感恩我们得到的庇护,尽力不要遗忘那些美丽的幻想,最后,为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搭建起一块稳定的,不受污染的积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