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寫得蠻用力的。
比如第一幕那麼随便地扔一手蛇,誰想到能成為後面好幾處重要情節的伏筆。
比如第三幕其實寫得很精巧。為了完成男主的劇烈轉變,同時設有兩根引線,一根長,一根短。長的那個是男主舉報朋友,但其實隻想讓他爸再花筆錢把他弄回去,畢竟沒死人沒真的付諸行動就不是啥大事;短的那個就是男主目睹囤槍現場,現場還剛好有女主前男友和前男友現女友。結果短的先爆,男主第二次殺人;長的後爆,本來隻應該是朵很小的蘑菇雲,卻引發了連鎖反應,朋友也要被處死,女主開始懷疑男主,最終促成了他們倆的自相殘殺。
于是男主殺的四個人(包括女主,雖然她不一定真的死了,往好了想,或許她去了北方吧)分别對應四種情境:為了自保在倉促間反殺,為了自保在倉促間主動殺死,為了自保有動機有預謀地主動傷害但意外緻其死亡,為了自保有動機有預謀地主動殺死。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他是如何一點一點接受自己的惡并将其合理化的。而這個過程寫出來了,男主的角色就立住了。後文中我會講很多我覺得這片子沒拍好的地方,但男主轉變的每個節點和相應的情感張力都能立住,是我最後依然很喜歡這部電影的主要原因。

很多地方也看得出來思路其實很不錯。
比如男主和朋友的對照。一個掙紮求存隻好處處謹慎,一個看似有能力改變世界卻隻是幼稚地空想,随意揮霍着手裡的資源和生存的機會。
比如男女主的對照。一個心安理得地将被迫殺人視為世界的不公,又将這種不公誤以為其本質,最終順理成章地成為惡之一環,另一個則尚有能力意識到惡是一種選擇,而非必然。
甚至比如男主父親和男主的對照。父親抄了校長的提案,搶了一半署名權,造就了饑餓遊戲與其後的一切殘忍行徑;男主卻是被迫與隊友共享提案署名權的弱勢一方,而他寫這份提案,是為了救一個人。

然而細節處理得太糟糕了。
第三幕最重要的爆點以女主的三角關系引發,隻能濺觀衆一身狗血。觀感實在太奇怪了……
男主的朋友本來可以寫成一個理想主義先驅,然後用他的失敗來強化男主對世界灰色的認知。畢竟一個那麼有能量的富二代改變世界的嘗試都徹頭徹尾地失敗了,自己又能做些什麼呢?然而他最後隻是被寫成了一個媽寶男。
不過其實說到底我們從頭到尾都不知道,男主是不是真的有想過去做些什麼。經常看起來隻是戀愛腦也隻想救女主一個人,是這個角色看起來單薄的主要原因。而如果他完成的轉變不是從心存善念到接納惡,而隻是從,在乎女主的死活到連她的死活也不在乎,或者隻是從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變成一個可以濫殺無辜的利己主義者,那整部電影的表達也實在有些淺薄了。
而男主人物弧成立的最關鍵一環,他和女主的互相猜忌和自相殘殺,寫得實在有些刻意,其實崩了女主的聖母人設,導緻她和男主的對照組也終究未能成立。
看得出這場戲的想法可能是,盡可能模糊化女主的想法、動機和最終的去向,讓她看起來不一定想殺了男主。
或許她早就知道槍被放在小屋裡,把男主引來這裡隻是想驗證他是不是想殺了自己?
或許是看透了他惡的本質而忍不住去揭穿他?
或許隻想拖住他,方便自己逃走?
總之應該沒想殺了男主,不然她為什麼不用一條毒蛇埋伏他呢?
都有可能。
然而這一幕前前後後的執行都不太好。男女主互相試探的過程還可以拉長一些,氣氛再緩慢凝滞一些,而不是看起來女主急着找借口出門逃跑/反殺,男主手裡緊緊握着槍看起來對殺了女主這件事沒有任何猶疑。
整部電影充滿了這樣“看起來不太對勁”的場景。

其他的我不喜歡的點包括,女主唱歌實在太多了,導緻歌聲真正重要的幾場戲裡感染力反而下降;男主的同學,女主的前男友和他出軌的對象等等次要角色都實在太蠢了,他們的形象也陳舊糟糕到不忍直視;女主在競技場的高超閃避實在好笑到破壞了整場戲的氛圍……
而我喜歡的點則包括,前兩幕很多jump scare真的有把我吓到,因為真的沒想到劇情會這麼走,大逃殺的刺激感和中心區内外人民互相仇恨的緊張氛圍都做得不錯;延承了正傳最大的優點之一,對嘲笑鳥的意象包括本作新加入的蛇的意象都用得非常好,最後一幕的蛇咬鳥鳴,男主心中早就認為政治環境和人際關系的環境都在迫害他逼他作惡,此時自然環境也成為逼迫他的一環了。
以及主演們的表現都太好了,維奧拉戴維斯駕輕就熟地把這個人設其實已經非常泛濫的角色演得極有特點,我甚至覺得她完美地利用起了臉上的每塊彩妝,氣勢登峰造極;雖然歌有點普通,但女主的聲音和對歌曲的演繹都很不錯,那種流浪民族的靈動和韌勁兒也體現得不錯;男主太帥了,沒怎麼注意他演得怎麼樣,但是他真的太帥了,我一人血書哈利波特重拍讓他來演馬爾福……

綜上所言,我還是覺得這個故事很有潛力,思路和方向都蠻不錯的,也能看出來編劇真的夠用心,隻是很可惜依然欠缺打磨,執行也比較差,但比起近幾年的好萊塢電影,尤其是那些我實在已經找不到足夠惡毒的詞語去痛罵的系列電影的前傳續集們,實在是相當有誠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