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大酒店》与国产现实题材佳作《我不是药神》有着相似的样貌,:由一个因金钱而窘迫的人,引出一个群体,经由这个群体他渐渐找到了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通过现实与人性的反复拉扯,最终他选择以牺牲自己的方式,达成与新价值的融合,程勇如此,李清让亦如此,但,《来福大酒店》绝不是“药神”的仿制,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命力。
刑满释放的李清让——重新做人,来福大酒店中的病人——延续生命,他们几乎有着共同的心灵标识——新生,包括李清让的两个哥们、酒店老板马小琳,都拥有着同样的标识,故事也一直在围绕着“新生”内核展开。最终,来福大酒店重新开业、李清让沐浴下阳光下,“新生”有了现实具象。
对李清让而言,新生之路并不平坦,刚出狱,十万元的手术费就砸在面前,与社会的脱节、案底的存在、技能的匮乏,这十万块钱就像一座山,愚公移山固然可行,但卧病在床的老父等不起,李清让需要的是快钱,这就促使他答应王达基卧底来福大酒店,一次为了金钱和亲情的卧底,在来福大酒店氤氲着的新生浓雾中,渐渐走了样,直至达成自己的新生。
其实,撬动李清让的东西有很多,但最终令他以牺牲自己的方式保护来福大酒店的,除了赎罪心理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对于来福大酒店存在意义的认同,而这种认同就是影片独特生命力所在,它没有站在道德高点去评判医疗的昂贵,也没有刻意夸大患者的苦难,它有的就是以平视的角度去印证“来福大酒店”存在的必要,这种心平气和式的现实题材创作方式,是《来福大酒店》给予这个夏日的一抹清凉。
一抹夏日清凉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遗传厄运》:一部不事张扬却余味十足的“慢恐怖”
北影节为恐怖同好选了一部很好的片儿——《遗传厄运》,这是一部不事张扬却余味十足的“慢恐怖”,整个观影过程,前半段像是毫无目的的漫游,追随镜头在女主安妮零破碎的家庭内游荡,一半无趣,一半寡淡;到了后半段,那些寡淡与无趣成了拼凑完整“恐 ...
我们与恶魔的距离~
《看见恶魔》这类题材的作品,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处理成感官意义上的爽片,金知云显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时又有着更进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余,还能重重的在观众脑后敲上一锤。故事的主线围绕李秉宪饰演的金秀贤与崔岷植饰演的张京哲之间“猎人”与“猎物 ...
此心安处是屋家~
电影《此心安处》极罕见的一部作品中,从“物理空间”、“情感意义”以及“生命承载”三个纬度对“家”这一概念进行了探讨。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延续着《阿甘正传》历史厚重的沧桑与时光无情的陡转,在影片中以Richard一家为主线,以固定地理 ...
【北上 ,群像样板】
什么是群戏群像?什么是老中青同台竞技?电视剧《北上》给出了一个标准解!看到第16集,愈加发觉《北上》不同于那些以群像之名行抬人之实的假群像剧,它几乎将老中戏骨和青年演员戏份均分,形成代际分明却又缠绕生长的故事情感线,使得剧情向纵深发 ...
《滤镜》:不爱时代的爱情宣言
身处当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尚且松动,遑论感情,何谈爱情。在“爱自己”的鸡汤滋补下,愈来愈多的人走向“只爱自己”的极端,爱能力几乎空槽,容颜形体、学历收入、罗曼蒂克在偶像剧的加持下,成为阻绝常人勇敢寻爱的高墙。庆幸的是,在这个“不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