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评价仅针对电影本身传达的内容,我个人并不了解真实的女排历史和故事。)

2020年去电影院看的第二部电影,上一部是《哀歌》,很巧都是有真实事件在背后支撑,很巧内核都似乎围绕着“集体”与“个体”,很巧都很好看,很巧都让我哭成狗。

首先声明,我对女排和体育都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来之前只能叫出大概3个女排运动员(包括郎平),来看这部电影,完全是看了几支预告,把它当成剧情片。

看完之后,我个人非常喜欢,我觉得它完全满足了我的期待——一首高贵精神的赞歌。这种高贵的精神里,有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但也绝对不乏超越自己的极限、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性光辉。

影片从08年奥运开始,往前讲了80年代女排的故事,往后讲了郎平执教之后的女排故事。前面的故事自然不必说,它就是你所能想到的,那个年代的故事。

那个年代的姑娘们单纯又拼尽全力,背负着全国上下的期望,把对胜利的渴望,毫不掩饰地写在脸上。于是,理所当然地,这个部分有赛场上逆风翻盘、力克强敌的故事,也有赛场下咬牙训练、加倍努力的故事。

但这并不是那个年代的全部,那个年代,那些女孩子们也会相约去划船烫头,那个年代,那些女孩子们也有自己的个性和无助,那个年代,那样钢铁般坚硬的女排姑娘们,也爱美又爱哭。

这是电影前半部分的动人之处,它让你时刻记得,那些被“封神”的女排姑娘们,也是人。而只有当我们意识到她们也是如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时,我们才更能感受到,她们为自己的信念,做了多么伟大的付出。

随后,电影来到08年。那一年的故事,大家都熟悉。郎平带着美国女排,在中国人自己的百年奥运主场,打赢了自己曾经为之拼尽全力的中国女排。

电影对这部分的处理非常细腻,在每一幕里,描绘着郎平如何以美国队主教练的职业身份取得胜利,又如何作为曾经中国女排的一员,与全国人民一起,承受失败。

身为美国队的教练,尽全力帮对方取得胜利是职责所在,但是作为曾经的中国女排队员,为中国女排的失败而失落、不甘、屈辱、遗憾,又是情理之中。

于是,郎平回来了,回到了中国女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职业与自我中获得统一,完成“自洽”。

但其实,这部分,恰恰是电影“最不自洽”的部分。而这种“不自洽”,恰恰反映了中国女排在新时代里对内核的坚守与对体育精神认知的更新。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有别于运动员时期的郎平。

身为运动员的郎平,可以无限逼迫自己拼尽全力,去为国家争取一份荣耀、一个胜利。但身为主教练的郎平,却希望看到自己的队员们,不要像自己当年一样,只为了“别人”打球,她希望,这群孩子们享受比赛本身,从这项运动里获得快乐,在这份工作里自我实现。

于是,我们得以如此完整地认识我们新一代的女排姑娘们。

她们当然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她们当然也怀抱着对赢的渴望和野心,她们在升国旗奏国歌时会热泪盈眶轻声应和,她们随时愿意为了团队付出全部的自己,但是,她们也爱排球,享受着比赛本身。

有人说,后半部分像是赛事转播。但是,没有哪场赛事转播能让你看见女排队员在比赛前夜如何敞开心扉畅谈,没有哪场赛事转播能让你看见女排队伍在比赛筹备阶段如何让每个队员寻找到自己,没有哪场赛事转播能让你看见中国女排、中国的体育,经历过怎样的改革与更新,而这背后,又有着哪些人,怎样不为人知的付出和努力。

有人说,整部电影像是郎平的个人传记。但是,恰恰就是经历过几个时代,并且与每个时代都息息相关的个体,最能反映出时代的发展,以及整个集体的坚守与创新。

这些年,电影行业有很多让人难过的事发生,但与此同时,从《我和我的祖国》到《夺冠》,也有很多主旋律电影,开始在讴歌集体时,不忘记尊重个体,成全个体。

我想,这就是我希望这部电影,被更多人看见和理解的原因。

最后,如果你问你从来不喜欢体育赛事也根本不了解中国女排,能不能去看?

套用一句五月天常说的话

——爱上中国女排,任何时候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