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影的原著小說裡,于堇之所以隐瞞情報,借由養父之口,更多是因為她的黃色皮膚、東方血脈。而于堇的犧牲,也是在與日本人的激烈對峙中的一次不屈就義。

那是一部徹徹底底的“主旋律”,哪怕它有再出格、再旖旎、穿插再多的詩、跳再多狐步舞,它歸根結底也是“主旋律”。

所以,我讀完小說就好奇,婁烨會怎麼拍。

等了一年又一年,我終于得以在大銀幕看到婁烨要講的故事。

一個為了更大的忠誠而背叛,為了更具體的愛而犧牲的故事。

在婁烨的講述裡,于堇從大飯店全身而退,護照、船票、錢,一樣不少,但她選擇譚呐,那個總被她利用卻總是相信她的譚呐,那個即使她不帶上也沒有性命之虞的譚呐。

于是她死了。

她不死于救國的選擇,她死于私情的選擇。

她沒有死在烈士的戰場,她死在了約會的酒吧。

于堇愛國嗎?她當然愛。

隻是她也許不隻是源于血緣種族而愛,更源于看見滿目瘡痍民不聊生而愛,也許不隻是源于某種概念的愛,而是關于一個個具體的人的愛。

婁烨呢?他愛嗎?

他當然愛!

否則他怎麼會拍出這樣的上海,那樣的南京,那一帶的廣州,和那一天的北京。

否則,他怎麼會這樣去拍一個故事,尤其是,在現在,在這裡。

是的,他從不是什麼鬥士,他隻是愛。

愛自由,愛真誠。

也愛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