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5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晚上和女儿及她的好友一起到电影院看了《学爸》。看得我心潮澎湃,这部电影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式,直面教育话题,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故事直击当前教育的痛点,强烈的真实感让我们这些当父母的看得心酸,笑中有泪、泪里含笑。主人公的遭遇,看着是喜剧,内核是悲剧。

电影从单亲妈妈、单亲爸爸到双亲家庭;从学区房、奥数班、兴趣班到陪读;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国际学校,看到家长们用尽浑身解数争抢教育资源,他们不计代价、不惜成本、放弃自己的发展、想方设法上名校。从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自己和身边许多人的身影。

《学爸》中的家庭众生相里,既有混迹“鸡娃”圈内的积极者与挣扎者,也有圈外清醒的旁观者与拒绝者,故事情节来源于真实生活,对于这些我们家长都曾有过的亲身体验,引发了我们的深度共鸣和思考。

黄渤饰演的“小人物”父亲雷大力,自己是个学渣,只上了一个职高,连个正儿八经的大学都没读过,他希望自己儿子能像他的妈妈一样读到博士,拥有比自己更好的人生,为了儿子的小学能上名校,他带孩子辗转于各种兴趣班,高价购买学区房,四处求人,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雷大力将一个平凡父亲的无奈与心酸展现在大屏幕上,让我们感同身受。

电影开场有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成百上千的家长彻夜在重点小学门口排队报名,为的是给孩子争取一个入学名额。家长排队的长龙一眼望不到头,雷大力甚至要雇人帮他排队。家长们听说名额已满,激动的情绪、骚动的场面,虽说略显夸张,但也道出了大城市的实情。

雷大力收到违章停车的罚单会生气,但为了买一套学区房,甘愿多花15万元。然而“多校划片”的新政实施,雷大力变卖家产买的学区房成了摆设。雷大力只能放弃公立学校的目标,考虑民办名校。

然而,他花了大力气,儿子最终连民办名校也没能上。雷大力在他生活的成都没能给孩子找到理想学校,便把目光投向亡妻的家乡上海。他想让雷小米就读一所双语学校,请小姨子高亚琳帮忙。父子俩开启了新一轮的求学之路。

可是,雷大力在成都买学区房已经负债累累,在上海读书的开销,他更难承受。并且,雷小米在成都就因为没有英语基础、缺乏文体特长而进不了民办名校,他在上海也克服不了这些短板,最终这件事黄了。

...

现实中,大多数家长们都会后悔自己年少时没有好好读书,或者抱怨自己以前没有好的学习条件,他们想要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远超自己。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现在的孩子竞争压力太大了,而且大都是独生子女,缺乏他们当年吃苦耐劳的精神,家长一味地逼迫,最终会导致孩子身体或者心理出现问题。

那些社会精英或者中产阶层不会抱怨自己过去的条件,但他们更希望孩子成为人中龙凤,对孩子的培养更是不遗余力。因此,影片中、现实生活里,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为孩子的未来奔波忙碌。

影片中这些家长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比如足浴店老板雷大力、足浴店经理火哥、自由职业者刘真真、全职妈妈高亚琳。其中,雷大力是职高毕业,高亚琳是海归精英,他们学历不同,见识不同,但是都在努力鸡娃。

孩子们拼命学习、努力向上,表面看是他们在为未来奋斗,背后实际上是家长们的育娃竞赛。正如片中火嫂坦言:“所有人都在跑,我不敢停。”这一段话道出了家长们的心声。

影片对于中国家庭育儿现状,以及家长育儿心态的刻画,抓住了痛点,并加以戏剧化地放大呈现。影片里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在为孩子成龙成凤而努力奋斗,甚至都从幼儿园升小学就开始拼杀了,这也太恐怖了。

这样一比较,我和先生当年就属于那种“躺平”式的家长。女儿没在我们本地最好的州委幼儿园去读,小学也在家附近读的,初中也没去清外这样的民办名校去读,只是读了书院中学。没有上过培训班、特长班等,女儿喜欢画画就自己随便涂鸦,她喜欢唱歌,也就自己唱唱,都没有经过专业训练。高中以前从未补过课,放学了做完家庭作业后就是玩儿。

我们这样放养的结果居然是女儿中考时考了全年级第三名,全州的前四十名,还考取了中央民大附中,她的高中三年就是在北京读的。而在这所北京的名校里,女儿受到的是素质教育,和我们本地的成天起早贪黑学习的高中生相比,她轻轻松松就完成了高中三年的学业,并考取了一所985的大学。

看了这部影片,觉得自己没有生在大城市是非常幸运的。前几年我在杭州、北京等大城市学习,看到的家长和孩子的确像影片里反映的一样,大家都在卷,都在为上名校拼得头破血流。而我们生活在小城市,还没卷到要倾家荡产的地步。

难怪如今三胎政策放开了,许多年轻人还是不愿意生孩子,我常常问这些年轻人原因,有些人说自己如果不能给后代更好的教育资源,如果不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受教育的条件,将来孩子踏入社会,缺乏竞争力,工作都找不到,自己都无法养活自己,成为啃老族,那他们宁愿不生。

这几年每年的出生人口都在下降,前年出生的新生儿还在1000万以上,去年还只有960多万,今年估测还不足800万。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导致各种社会问题。要想提高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关键还是要为年轻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他们能够生得起、养得起、教育得起,让他们的后一代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轻松、快乐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