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探讨的是一个极大范围的集体无意识,他跨越了所有的民族和文化,穿越了古往今来,几乎被存在过的每一个人分有。这就是性的欲望。
当这个原初心理机制启动的时候,我们瞬间丧失了理性,我们不再算计“房租是多少钱”,“离学校有几十分钟的路程”诸如此类,我们像男主角一样迅速做出了判断——我要住下。
在我们的文明的缝隙里,在道德明灯隔纱般朦胧之处,成年人之间总是在文明的伪饰下——诸如宴席、舞会——似有似无地暗示着自己的欲望。看似礼数有加,实则原始、激烈。男主角在各个场合都感受到了同龄异性向他隐晦地展示性力。
但我们男主人公对于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性力,却受到了我们的文明、道德更大程度的束缚。这种束缚让大多数人止步于此。止步于爽快租下房子;止步于舞池外的默默遥望;止步于隐隐表露的嫉妒。
但命运给男主角按排地明明白白,他的房东也就是洛丽塔的母亲向他求婚,婚后车祸身亡,他成了洛丽塔的单亲继父。
对于男主角来说,在性力面前一切都无关紧要,工作也好生活也罢,包括洛丽塔的教育,只要能保全占有洛丽塔的权力,他可以牺牲一切。所有文明的符号在男主角这只是为了实现性力的释放,并保障这种释放得以维持。但他忽略了洛丽塔更丰富的性力。
对洛丽塔而言,所有文明社会的谎言在她这也成了实现性力的手段。男主角不但要面对洛丽塔试图冲出他束缚的性力,还要防止其他男性的掠夺。
而天才编剧男二号,是另一种指向,他的性力为他的创作服务。仅从他满足性欲的目的上,他扮演医生尚且情有可原,扮演其他角色完全没有必要。但是天才男二号并不以满足性力作为他的唯一人生目的,他对洛丽塔的性力激起了他的创造欲、表演欲。男二号拐走洛丽塔以后,并不像男主一样金屋藏娇而是让她出演艺术电影。显然他是在创造文明,性力反过来成了文明的动力。
两位男主角的方向差不多是两种人类的极端,男1代表了极少数只顾性力非理性的人,男2却是极少数转换性力创造文明的精英代表。而洛丽塔总被文明程度较高的异性吸引,并且希望把性力转化成去好莱坞发展的门票,转化没有得逞以后她还是嫁给了最强大的性力“Dick"。她代表了平庸的绝大多数,他们不创造文明只是享受文明成果,他们对文明的追求总是一再地败给性力。
故事的结局也跟人类的历史一样,性力者对文明总是破坏性的。掩盖性力、掩盖男二号的伪饰画作,作为文明的符号被性力的子弹击毁。男主角在开枪之前甚至极其讽刺地拿出了一份可笑的伪饰的判决书!就像所有的革命家一样。当然,旧的文明被摧毁了,性力还会转化成新的创造力又会带来新的文明。

我这篇影评大概可以解答大部分人的疑惑:男一看起来儒雅不足,猥琐有余,为何获得所有女性的青睐?男二号扮演医生还情有可原,扮演其他角色又是何居心?库布里克并不是个传统好莱坞导演,《洛丽塔》的重点不是在塑造人物,让故事看起来合情合理。库布里克是在创造一个性力世界,他试图向大家揭示我们的世界最原初的动力,以及伪饰的文明和这个原始动力之间呈现出来的互为因果的关系。有时我们的文明是为了满足性力,有时性力可以转化成创造文明的动力,有时甚至可以摧毁旧的文明,激发出新的文明。

年轻时看过此片正版DVD的删减版,印象很差,当时也不知道是删减的。因为近期获知此片荣登大卫林奇top10 ,时隔这么多年又重看了一遍。跟林奇如此合拍的我自然又觉得非常好看了。林奇所有喜欢的影片机乎都可以用精神分析学,以及英美的人类学,符号学来解读,但我才疏学浅,该看的书也没有看完,难免疏漏。但我没有用到法国的符号学、社会学,因为我觉得影片表达的以及林奇所在意的并不是法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