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文試圖從心理學層面來诠釋這部電影史上的巨著。本文關切的内容是庫布裡克想通過這部作品來告訴我們什麼?(從當時的采訪看來庫布裡克對這部電影的意義三緘其口)至于本片被大家津津樂道的電影語言并不是本文探讨的範圍。畢竟諸如“太空華爾茲”;’“百萬年彈指一揮間”大家都耳熟能詳,不必多費口舌。本文所有的探讨基于榮格在20世紀20年代期間的著作。從這些著作誕生到1968年影片上映相隔40多年,西方文藝界對此已經有了相當深度的消化。世界電影從50年代開始,歐美各國皆有導演進入精神分析的領域。好萊塢也在希區柯克的帶領下向精神分析領域邁進。庫布裡克本人也從1962年上映的《洛麗塔》開始進入精神分析的領域。到1968年已經有了數年的思考。值得提醒大家的是,榮格在20年代後半段與衛禮賢一起研究了中國道JIA金丹派的修行方法。這些研究的成果同樣被庫布裡克采納并用電影語言表現出來。所以我相信如果您是一位修行者可能更容易理解這部電影。

何謂A SPACE ODYSSEY?

同名小說和電影劇本是同時進行的而且是在同一年出版,庫布裡克沒有在小說上署名,基于此我認為對電影的讨論應該完全脫離小說。我們知道《奧德賽》是荷馬史詩。榮格在早期的研究中發現:在土生土長的美國黑人精神病人的幻想中包含了古希臘時代大部分的神話意象,在進一步的研究中榮格認為人類的原初意象是共通的,故能在不同的文明不同的種族之間産生類似的神話故事。庫布裡克取名為“奧德賽”應該是為了表明他将要在影片中表達人類的原初意象。例如”monolith“ 我們稱之為黑方石。黑方石隻是人類普遍存在的某種原初意象的其中一種表達形式,是庫布裡克創造的形式,當然還有其他類似的表現形式:克爾白天房,以及美元上全知之眼所在的那個三角。之所以在”奧德賽“之前加上”太空“,顯然庫布裡克從原初意象出發設想的各種表現形式都跟太空有關,或者說跟全人類有關而不是隻跟愛琴海有關。(另外電腦HAL原名叫雅典娜)

THE DAWN OF MAN 心理功能的分化

在這一章節的前期,人類處于非常原始的狀态,甚至不在食物鍊的上層。從心理層面上看,人類的心理尚未産生功能分化,榮格所謂 ”思維 情感 知覺 直覺“ 四大功能目前仍然混沌一體未有區分。此時,黑方石的突然出現給予了原始人類極大的心理刺激,它以那樣一個極其不自然的形狀,在沒有前後關聯的情況下突然出現。一個無論在空間上和時間上都不應該在那的事物對于尚且有時空觀念的原始人類來說實在不可思議,這刺激了原始人心理功能的初步分化。至于黑方石究竟是什麼意思,如果能完全說明白那這個象征就失效了。正是因為他指向了一種無法經驗的事物庫布裡克才會用一個超驗的黑方石來象征,我們姑且稱之為宇宙的終極秘密。原始人類的心理功能得到初步分化以後,理性功能進步神速,很快學會了使用工具,不僅奪回了水源而且站上了食物鍊的頂端。“在某種象征事物的刺激之下造成心理功能的分化”這樣的神話在人類文明中不勝枚舉。最為著名的神話意象應該是伊甸園裡的蘋果。故此庫布裡克并不是在科學地探讨人類早期心理功能分化的真實情況。而是要寫一部“奧德賽”一樣的神話故事,用神話意象來描繪人類心理發展的宏圖。

TO THE MOON 對優勢功能的禮贊和嘲諷

原始人類扔出的骨頭變成了宇宙飛船,人類已經分化的心理功能得到了巨大的發展。顯而易見,作為優勢功能的理性功能(包括思維 情感)取得了極大的成就,人類各國的宇宙飛船在太空裡跳起了華爾茲。這是對優勢功能的贊歌。但黑方石在月球上的再次出現使人類重新陷入迷惑。受到黑方石刺激分化出來的理性功能經過數百萬年的發展之後再次面對它時居然依舊束手無策。

JUPITER MISSION 優勢功能的進一步分化和劣勢功能的反擊

面對月球黑方石的再次刺激人類并沒有反省,人類認為這個未知的迷仍然可以用理性功能解開,于是人類在18個月以後展開了木星任務,試圖順着月球黑方石提供的線索進一步尋找,當然這是理性功能運作的結果。庫布裡克用了智能電腦HAL來表達人類理性功能的進一步分化。理性功能脫離人類自身是一種極端的分化狀态。(但今天已經成為現實)作為優勢的理性功能包括 思維 和情感 兩大部分。HAL作為一個優勢功能的終極存在,面對木星任務的時候表現得忐忑不安,他察覺到了任務中包含與理性功能不符的部分,這使他産生了情感波動并且讓他計算出錯。但HAL認為,他作為優勢理性功能的代表無懈可擊,隻有包含劣勢非理性功能的人類才會出錯。當人類計劃關閉它的時候它決定清除擁有劣勢功能的人類,來保障任務的成功。HAL和宇航員之間的生死沖突,隐喻了20世紀全人類的矛盾:人類心理優勢功能對劣勢功能的壓抑。世界各國特别是文明古國在20世紀的發展基本都展現了優勢功能對劣勢功能的驅逐。我們可以看到非理性的部分被判斷為陳舊過時的“封建迷信”而理性的部分在城市、交通網絡的擴展下逐漸奪取地盤。HAL 通過理性的算計把人類逼入了絕境,但作為劣勢功能代表的最後一個宇航員在沒有頭盔的條件下仍然回到了飛船,并關閉的HAL。我們可以看到當宇航員逐漸抽出HAL的記憶終端和邏輯終端的時候,HAL的優勢功能逐漸喪失,HAL開始語無倫次并陷入了無意識的原初記憶。無意識的部分以歌曲的形式浮現上來,最終HAL喪失了語言也喪失了意識。庫布裡克于此吹響了劣勢功能反擊的号角。榮格的研究表明,20世紀人類的主要精神病症來源于優勢功能的過渡發展所造成的人類心理的不均衡,被過渡壓抑的劣勢功能并不會徹底消亡它總能找到它的辦法來影響意識。當指向古代、原初的無意識内容浮出水面的時候,我們就有機會看到與此相應的心理病症。所以榮格認為,20世紀人類的救贖之路在于互相矛盾的心理功能的統一。(HAL作為已分化的優勢功能的意象表達與古希臘的神話意象雅典娜其實并沒有區别,所以庫布裡克本來是要取名為“雅典娜”的,但在我看來這樣做到是狹隘了,又從太空回到愛琴海了。還是HAL更合适。)

BEYOND THE INFINITE 進入無極之鄉

幸存的宇航員駛向木星,看到了壯麗的幻象。榮格的研究表明,我們獲得心理功能統一的方法是讓欲力下沉到無意識的層面,在這裡心理功能尚未分化,尚未有優勢的一方壓抑劣勢的一方的現象。故此我們可以回到這個起點再次出發。我想庫布裡克似乎是接受了榮格提出的方法,當人類打敗了優勢功能的代表HAL以後接下來就可以進入無意識之鄉了。我想庫布裡克就是通過理性無法認識的絢爛畫面不斷向後方退行的形式來表達人類進入無意識的過程。榮格在20年代的後半段與衛禮賢一起研究了道jia金丹pai的修行方法,并合著了一本書《金花的秘密》,書中介紹了金丹派da坐的方法。榮格認為這是欲力沉入無意識領域的方法,并詳細介紹了“回光内視”。如果我們姑且認為榮格對庫布裡克的影響是長期且持續的。那我們也有理由認為庫布裡克那些絢爛的畫面以及變化顔色的眼睛特寫是要表現道家“回光”。而猙獰恐懼的面部表情可能是意識對于無意識掌權所表達的恐懼。誠然,意識在影片的下一段将會迎來死亡。

THE STAR CHILD 金丹結胎

影片的最後一部分幸存宇航員的飛船停在了一個房間裡,我想這是人類心靈的房間。宇航員在房間裡不斷衰老,最後變成一個嬰兒在宇宙中誕生。榮格認為: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意識總是被我們的優勢功能掌控,而劣勢功能沉入無意識。當我們試圖統一心理功能的時候,當我們試圖沉入無意識的時候。對優勢功能的放棄(或者說對HAL的反殺)也同時意味着意識的死亡體驗。這種體驗早在叔本華的《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書中就有叙述,(與榮格受到道jia影響一樣,叔本華也受到了印度思想的影響。)這種近似死亡的體驗我們可以理解為:意識不再追随或内或外的客體,甚至不再區分主體和客體。而庫布裡克在電影中用宇航員走向死亡的衰老過程直白地表達了意識的死亡體驗。榮格認為:當無意識打破意識的幻覺的時候(這裡的幻覺我們可以理解為我們對世界的理性判斷繼而形成的一種叙述)無意識就會顯現某種包括着自我的客觀事物,這種心理體驗對原始人來說就是自己的兒子延續了生命。對文明人來說又有進一步的體驗,榮格列舉了使徒保羅的話“現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jidu在我裡面活着。” jidu作為“人子”的象征是一種人形的更高的精神存在從保羅體内誕生。在某種意義上這是一種“取而代之”的感覺。此時生命的引導仿佛托付給了一個無形的中心。榮格列舉了尼采的話來描述這種心理體驗“在充滿愛的強制中自由”。我也可以補充孔子的話作為旁證“随心所欲不逾矩”。對于道jia呂祖金丹派來說深入無意識的過程就是“神入炁竅”。繼而“炁包乎神。神炁相結,而意則寂然不動,所謂胎矣。氣凝神靈.......日益增長,炁足胎圓,從頂而出。所謂形成出胎,親為fo子矣。”無論是保羅體内的“人子jidu“,還是道jia修行者“親為fo子“的出胎都是一種精神體驗的象征。這種象征,也被庫布裡克接受,并配合SPACE的主題創造了全新的版本:STAR CHILD。

結語

到此我們對《2001太空奧德賽》的诠釋已經基本完成,但是筆者學問有限,文筆粗糙,思考尚不成熟,必然有大量遺漏:比如星光大道末尾的5個幾何飛行物也不知是何象征?希望大家查漏補缺,踴躍留言。從我們以上所诠釋的看來,庫布裡克在這個新造的太空神話中,給我們帶來了人類心靈發展的整個曆史。當然金丹結胎還隻是榮格和庫布裡克給人類文明的一劑解藥,全人類是否能走上身外有身的金光大道還有待曆史的發展。但就我國目前看來,優勢功能還将進一步分化,劣勢功能也将進一步受到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