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大多数人心中,梦想是可有可无的存在,特别是梦想与现实饥饱无关的时候更是如此,因为达成与不达成与面包并不挂钩,所以很少有人会拿出“就这一次”的信念去触碰梦想;但,还有些人,他们以梦想为食,用梦想消弭那道看不见的隔膜,当他们用生命化作梦想的狂舞掀起阵阵海浪,风平浪静过后,流泪的会是驻足观望的我们。
北野武的《那年夏天,宁静的海》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梦想无言,胜却万语。
男孩茂是一名聋哑人,他从事着清洁工作,每天跟随垃圾车去大街小巷清理垃圾,一块冲浪板的出现让故事分出一个岔路,这条岔路通向的正是茂的梦想世界,关于茂为什么独爱冲浪这项运动,我们不得而知,但从路 人口中我们知晓他已经在海边驻足了无数次,这块冲浪板就像一条导 火 索,点燃茂奔向海浪的热情,也终将绚烂如烟火,但北野武没有这么做,他以近乎冷静到窒息的方式,让故事缓缓发生,将导 火 索的长度无限增加,而茂的梦想被呈现为遥遥无期,但好在,茂虽然不能言语,但梦想会 ,他的坚持不仅让别人加人他的逐梦之路,更感染他人走向自己的梦想,那两个起初“哈哈”的少年,最终与浪花一起奔涌,何尝不是梦想的形状。
爱情无言,眼泪成诗。
贵子也是一名聋哑人,她是茂的女朋友,你能想既不能谈情更不能说爱的两个聋哑人,他们的爱情能有多感人,但北野武独特的细腻和久石让神来的配乐让茂和贵子的爱情成为经典,当茂下水冲浪,贵子总会细心的叠好他的裤子,摆放成最舒服的形状;当茂因为冲浪板而不得不跑回家时,贵子会提前下车反方向奔赴,路灯下摇曳的身影伴着音符美极了;贵子会吃醋,会因为其它女孩靠近茂而变得不自信,落下的眼泪和归还的戒指,勾勒出她心碎的模样;原来,最好的爱情,不是说我爱你,而是我懂你爱我。
生命无言,风平浪静。
茂的生命在大海中画上句点,不知是那天的风太大浪太急,还是老天怜悯这个追梦的孩子,总归他与大海同在了,海浪袭来他在浪尖起舞,浪潮褪去,他在海面欢笑,那些生命中曾与他相遇的人,一定看得更真,因为他,他们在风平浪静的生活中寻到一丝暖意。
这是一个有着悲剧色彩的故事,导演北野武用反 高 潮的方式让剧情显得风平浪静,就连茂的离世都被音符和画面一一淡去,但这恰是生活与生命最本真的样子,没有可以的煽情,没有推高的音乐,除了一浪浪的潮水外,所有人物的情绪都被钝化,但这却是我最愿意看到的样子。
【无言的梦想,寂静的大海】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命运凝视,过往不再
“生猛疯格”是《大风杀》类型元素中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不重要的一个,然而,要在档期生存,势必需要一个“卖点”吸引观众眼球,“生猛”被从众多元素中拎了出来,也就合理许多。但,我认为《大风杀》的主基调还是“文艺”(犯罪文艺片),那些杀戮 ...
“拆”字为头 “暖”作尾
抢了手机店的“眼镜”和“大头”一路狂奔,逃至一处老旧小区内,小区的墙面上遍布“拆”字,“拆”有两个意像——摧毁与新生,这就是影片《无名之辈》要描述的小人物的无奈挣扎和末世希冀。小人物的无奈挣扎,遍布命运的捉弄。“眼镜”(胡广生),不 ...
《绿鱼》:当老港片邂逅诗人李沧东
北京国际电影节挑选李沧东的《绿鱼 》(4K)进入致敬片单,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惊喜,一方面,它是我所喜爱的导演李沧东的作品,另一方面,这部充满老港片调性的《绿鱼》,与李沧东诗意化叙事很搭,看它,就像是一并重温了80年代的港片和李沧东 ...
《遗传厄运》:一部不事张扬却余味十足的“慢恐怖”
北影节为恐怖同好选了一部很好的片儿——《遗传厄运》,这是一部不事张扬却余味十足的“慢恐怖”,整个观影过程,前半段像是毫无目的的漫游,追随镜头在女主安妮零破碎的家庭内游荡,一半无趣,一半寡淡;到了后半段,那些寡淡与无趣成了拼凑完整“恐 ...
我们与恶魔的距离~
《看见恶魔》这类题材的作品,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处理成感官意义上的爽片,金知云显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时又有着更进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余,还能重重的在观众脑后敲上一锤。故事的主线围绕李秉宪饰演的金秀贤与崔岷植饰演的张京哲之间“猎人”与“猎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