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初影像:大卫林奇
没想到处女作长片《橡皮头》对林奇如此重要,立马接着看了,也算是小震撼。
观感:五年心力拍一部可能无人问津的电影,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啊。想来我这五年若能拍出一部好的作品也值了,至少没有浑噩度日。其实伟大的导演面临的挑战都很多-相比其他艺术家,时间和金钱是一方面,灵感也是一方面,不过那份恒心和理想信念几乎决定了能否实现。
内容:他说他偏爱颓废美-废弃工厂和枯萎的植物,同时还有对城市的深层恐惧。
由于他是造型艺术出身(这在早期短片中很能体现出),绘画的灵感起到了重要作用。声音的运用也很重要,声画分离可以拓宽空间。拍摄期间放放音乐,用音乐引导电影,这在莱昂内那已经有使用。他喜欢窗帘,这和他的作品中谜和剧场性有关。他忠于灵感和潜意识。传统教育无用,实践第一。
ps.以后少写这种影评,有重复之嫌。
2025.4.20小西天 北影节
随记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A- 一刷8.45,瑕不掩瑜。二刷8.3/8.4,依旧是佳作。观感和简评大银幕的清晰和沉浸感、被淹没的体验是难以估量的,能够放大现实的真相,有着无以言表的感染和说服的魔力。(30-60分钟睡了)前半程略显平缓累赘,后面情节更为精彩。 ...
大银幕二刷《薄荷糖》-简评
A一刷8.5/8.6,二刷基本维持。上次看很有感触,但缘于不了解历史背景不明就里,中途不够专注,这次一样中途犯困。初看已经是四个多月前了,当初只看了个皮毛就开始六经注我长篇大论。本次抱着朝圣也是重估的态度而来,大银幕重温没想到更为震 ...
观感
B第一部戈达尔后期作品。暂且打三星,无法理解只能感受。(说出来的都是nothing)无法感受那就不分析了。整体上比较清奇,很有实验性。论文电影a study。黑幕和分屏,内在和外在声音的交织,(回音)多声轨的运用是最大特点。画外音究 ...
观感
A-8.3后半程略困,整体观感好过于《日月无光》。文思泉涌,散文电影堪称思想和情感的双重盛宴。没有《日月无光》那么零散与飘逸,更能代入其中去感受,而非将画面作为客观对象看待。低劣简易的动画和特效成为辅佐性的,插入反身性的自嘲,以及链 ...
简评
B+8.0/8.1久仰,第一部吴宇森。香港警匪片的一个成功范本,模板出来的东西上限在那,毕竟本片还是做到了上乘。实际上也是美国黑帮片、西部片……种种好莱坞模式的本土化移植。多少被感动了,选择相信这场梦-好莱坞的神话。要承认作为现实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