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啊贾樟柯,你怎么能把戏台搭在历史上!
三峡深水下,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啊,岸上拆毁的、即将淹没的,是变迁中的人啊。
烟、酒、茶、糖的四大物象,“画蛇添足”式似地为人的生活描绘了框架,也暗示着三峡民们的精神状态。
纪录片式的故事,拆迁中的城市,再也无法复现的布景,再也难以还原的叙事,再也见不到的人,给了影片真实到沉重的悲伤感
选三峡移民为背景,后人观之,多少纠葛东付水。再没有人了解这座城市的全貌与它的居民经历变迁的心灵。而更为巧妙的表达是,影片用了韩三明和沈红两个“闯入者”来展现三峡的城与人面貌,这既是他们与这座城市的缠缘,也是后人的视角的人格化体现。
第一次亲眼见到长江,是在武汉,参加了一个美术展,王景春老师的三峡移民影像展,震撼到了我一个以前从未见过长江却无比熟知长江的人。无言,沉默,残碑断落;工地、拆迁,人定胜天。如今联系起《三峡好人》,我们看到的也不过是故去世界的残存一隅。不过我们始终满怀激动,感谢一个用他自己的方法记录民族记忆的人。
望夔门,云雾叆叇,眺望者站过经纶诗人,也站过三峡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