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恋哥》此前在平遥电影节出口碑的时候,就吸引到了我的注意。直到今天上线,看完后确实觉得,作为一部轻松、愉快的东北地域喜剧,它有着不少的“可观之处”。导演并没有让本片落入网络电影“只有前面六分钟吸引人”的窠臼,也没有让情节垮塌、疲软,而是渐入佳境地刻画了电影中的人物形象和每个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直到收尾,力度都是趋强的。

整体而言,这是一部摄制工整,比较适合解压的电影。

影片的故事是我们所熟悉的。90年代末的哈尔滨,小青年于铁干着讨债的活计,这日,他一如往常前去要债,却对女主角金佳丽一见钟情。他陷入到了恋爱之中,对金佳丽展开攻势。就在对方在现实的重压下,终于发掘到于铁真心的可贵,准备接受他。可现实对于铁的打击也接踵而至,两人的命运产生了不可避免的转向。

这个IP被拍成“东北地域”版,多出了一份本土化的表达——浓厚的地域风味、本土气息,正是这部电影存在的关键理由。

...

于铁和金佳丽这两位主角间的爱情,是典型的“不可能之爱”。两个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外表、气质都天差地别的人,因为彼此间的善良与真情,“不可能”般地走到了一起。而这份恋情也是“不可能”长久的,因为现实总是会猝不及防、一而再再而三地打击这对恋人。角色间爱的联结,从“不可能”到“可能”,被处理得工整、顺畅,与路人观众的距离很近。

虽然这份恋情有着苦楚的味道,但电影表现出来的,更多是喜剧性元素,尤其是于铁那份根深蒂固的纯情和热血。

于铁是那种始终在替人考虑的老好人,干讨债这门活计,属于入错了行。一开场,他去讨债,假装喝汽油,临了还省了对方几张钱。最后他拖着病躯要债,也是为了让家里人和金佳丽的未来可以活得更好,自己能走得了无牵挂。

这个人身上的特质是直白、热情的,里面是粗中有细的温情、不善言辞的诚恳,以及有点不合时宜又不能不让人叹服的豪爽。

...

而互相搭合的群戏,比如乔杉演的“彼此不饶人”的兄弟,又如潘斌龙演的作为幕后操盘手的二条哥,许君聪演的欠债鱼贩韩旭,也都以各自的面向,进一步强调属于“东北人”的那些特质。

导演秦小珍曾作为副导演和编剧,在香港电影市场与一些大导合作,联合拍出过《纵横四海》、《喋血街头》。作为动作片导演,她不仅能拍好类型的部分,而且擅长捕捉女性的视角,将角色细腻的内心转折给拍好。

片中有段令人印象深刻的动作戏,是情绪激昂的于铁奋不顾身地往上拼斗,在电影语言的渲染下,观众仿佛也被拉入场面中央。但在众声喧哗之后,又落到了一个伤感的结尾中。这是角色情绪最高昂的时刻,却也直接指向了他必然的宿命。

立足于网络平台,并不代表本片的品质差强人意,相反,将本片放在网络电影的维度上看待,它是工整、出彩的。电影版《三叉戟》的摄影,参与《大人物》、《悬崖之上》的动作指导,《窃听风云》的剪辑,都从技术层面上,维持住了本片最基本的可看性。而进一步的可看性,则是电影对于东北地域的刻画。

...

片中的镜头,不仅聚焦在这群演员身上,更多是带到了东北独特的景观上,让我们意识到故事的背景——这片藏匿着欢声笑语和黑色悲情的东北土地。

整体来说,东北的网络喜剧电影,大多都带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性,《东北恋哥》也不例外。电影在美术置景、服装道具上,还原了九十年代东北地区的时代质感——从东北旧货市场到迪厅、游戏厅,从大街小巷到松花江、圣·索菲亚教堂、道里曼哈顿、金太阳等哈尔滨地标,在片中都散发出了一种乡土怀恋。

此外,电影中对于诸如撸串、旋啤酒等生活日常小细节的刻画,也能勾起东北观众对家乡的回忆,并且让其他地域的观众理解东北人的性格特质是如何养成的。

...

“去南方、到海边”,是于铁对金佳丽未来生活图景的承诺,他想要放下讨债的活计,走上正轨,潜意识中无疑是对南方都市“另一种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与如今东北的在影视作品中出现的面目,达成了某种一致性。

“返回东北”,甚至是“东北复兴”,是这些年来导演们的集体创作现象:宁浩的《黄金大劫案》、张猛的《钢的琴》、耿军的《东北虎》、大鹏的《吉祥如意》等诸多作品,以影像记录本土的历史与现实。

再到这部《东北恋哥》,其中对于东北文化的观察和理解是一种“身处其中”的位置,以群像画卷的方式,逐步地显现出上个世纪东北民众趣味横生的日常,以及他们粗犷、豪爽、豁达的性格。

对于东北地域方方面面的捕捉和抒写,无疑是这部电影最值得被看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