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男人弄哭的女人的哭声是对男人的救赎,这就如同耶稣基督替我们在十字架上奄奄一息”一《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

导演在处理拿破仑的传记讲述时,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将其"解构”,而是把他拉回到了最本质的,最脆弱的“儿子”这一层次之中一“所有男人都是儿子"。

在男/女性的划分后 (这里以及下文所指的男女性并非生理的,而是精神气质意识的)女人往往是作为经验者(同时也是经验的承受者)。比如月经和怀孕,这两大重要的生理性的体验便是独存在于女人体中的经历。而男人在这个过程中往往是作为一个凝视者,是向外的特质、局外人的、望向权力的、望向改变世界的.

又因为男人的不可逃脱的“儿子"这一身份,他便不断的反抗这一原生的标签,由此建立了父权社会,因此去暴力,革命,战争…

男人需要女人而得到满足,去经验事物、情感,去反抗这原生的枷锁。拿破仑对着妻子甚至说出了“没有你,我什么都不是。”他需要通过不断的使女人经验事情(尤其是做爱的“痛苦”) 从而让女人被自己所渗透,由此经历和反抗,从而得到满足。

对于女人的需要以及对于战争的这两大无休止追求构成了影片的两大线络,这又何尝不是每一个男人的一生的追求和随之而来的痛苦困境。只不过拿破仑波拿巴的需要极端的强烈,如同尼采所说的“超人”一样。

这是一部记述每个男人的追求与随之而来的困境的电影。这追求便是(广义的)战争与女人(母亲与妻子),而困境则是如何择舍以及命运多舛。

对妻子(女性)的追求与困境在怀孕这件事上达到了顶峰。他无法创造出一个自己的儿子,这让他恐惧,担忧自己又沦为了原始的儿子,于是,必须离了这不孕不育的婚姻,这一点也是为了压过他的妻子,是他的妻子“不让”他生育,是我的妻子要把我拉回儿子的原始状态 !

拿破仑在离婚的法庭上建构起他所谓的使命和意愿并愿意为了所谓人命的利益,国家的利益的使命,而放奔自身对于情感的意愿。一切都是为了国家。此时他已经有了另一个女人为他服务而产生的儿子了,他的欲求大幅度倾泻至在政治上的权力和战争上的胜利。

“每一个人都为他们缺失的东西而战”

《河边的错误》中也同样强调了怀孕这一主题,但在那里,怀孕是作为人生意义的找寻与肯定的手段,而在这里则是尼采式的权力意志的发扬光大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