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10
很有意思的电影,硬件达到了现代都市题材的优秀水准。章回体有利于明确主题方便叙事,节奏流畅明快,对白轻松却毫不拖沓,几处画风突变令人惊喜。大量运用冷光硬打,凸显出北欧的冷淡肃杀。在这种冷淡与肃杀的氛围中,你就不由得思考一些形而上学的东西。
实际上在这种现代题材下做道德警察是愚蠢且徒劳无功的。不要忘了这是电影,要子、出轨、家庭、癌症,这些元素不过是手段,其终极目的是讲好故事,传递情感(价值)。因此与其拘泥于“这个男的逼谁怀孕,这个女的主动出轨,那个男的投怀送抱”这种情节上,不如思考一下人物动机,以及这部电影究竟讲了什么故事。
我不知道那些说“女主真幸运总能遇到恰到好处的男人,并且躲过了癌症的前男友”这种话的人是愚蠢还是反串或是反社会人格。
事实上如果谁说这电影宣扬的是生育权或者怀孕焦虑或者其他的什么女权主义,那我会把他归类到“魔怔人”、“理解能力弱”、“别有用心者”三选一里面。
纵观全片,女主似乎一直不知道自己是谁,在追求什么,看似她在追求某些独立人格,但在我看来她的一切做法似乎就是一种对于现实世界随机事件的本能反应。
而这些本能反应的背后恰恰蕴藏着一种北欧特色的存在主义色彩。人的存在与价值不需要任何的东西来定义,不需要婚姻、生育、身份、心脏定义,人就是人,存在,是一种前提。如果你从这个角度来审视本片,你才能体会到导演独特的对个体——即女主的塑造,再以女主为中心带入到剧情,才能感受到导演想要传达的北欧独特的对个体精神世界的深刻刻画。
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因为在独立个体的同时,在存在主义与去标签化打破偏见的同时,依旧不能忽视人终究是社会的,是联系的。就像是John Donn诗,如果否定这一点,你就没法解释女主起伏的情感以及始终贯穿全片的“生与不生”的问题。“生与不生”只是麦格芬,其本质反映的是女主对身边人物、事件的联系与反映。倘若她真的独立——一种水至清则无鱼的遗世独立,那么她根本不会也无需在世事浮沉中找寻自我,她只需要安心做一个自私的人,活在文青的幻想里就好。
很不幸,这种既独立又联系、既反标签又求认同、既追求无意义又害怕虚度光阴的状态才是每一代人、每一个人的常态,在这种纠结态当中生活的人既可以是最好的人,也可以是最坏的人。
所以,还是好好生活吧,现代社会驱使独立人格的形成,用独立的精神驱动躯体,拒绝总是追寻“意义”,别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做你自己,活个独立,活个清醒,活个自由,活个痛快!
真的是这样吗?
我愿把00年前后十年生人的青年重新称为“迷茫的一代”,与上世纪美国那一代相比,他们是在认清惨淡生活中选择逃避,而我们则是在蒙蔽中选择愤怒与纸醉金迷。
不信?你不妨谈谈你的思想
谈谈从豆瓣中学到的女权,谈谈从微博中学到的社会,谈谈从知乎中学到的见识,谈谈从b站中学到的热忱,谈谈从媒体中得到的良知,谈谈从短视频得到的娱乐,谈谈从朋友圈学来的焦虑。
独立?清醒?自由?得了吧。
为什么我们总称自己为最糟糕的人?因为我们就是这样的人,被事件煽动的人,被片面蒙蔽的人,被情绪操纵的人,没法用理论解释言论的人,没法用大脑管理口舌的人,用摄入代替思考的人,拒绝尊重的人,拒绝妥协的人,活在数字虚妄里的人,永远年轻,永远拎不清,永远敏感,永远被煽动。好一个独立之个体,独立之灵魂。
人人都是娱乐至死的乌合之众,人人都不能免俗,我当然更不能。我不是个悲观主义者,当然更不是为了在影评骂街,但很遗憾,我找不到什么出路。
当所谓存在主义大行其道,当人人都拒绝被定义,这本身或许也是一种定义。而没法与大数据切割的我们,还天真又不顾一切地追寻遗世独立,这本身就是最糟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