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抵达真相,黑泽清全片最重要的选择也许就是让步:让作为编剧的滨口龙介充分将其文本理念渗入电影。由此我们得到的效果是一个时时刻刻充满着一种躁郁般的危机的电影,这种危机是基于人物视线的含混性,并由此把影像载体自身的作为一种多个规定性混杂的组合,来创造所谓的虚实。但这次,这种方法论处理的是实证历史,也是直接面向实证历史情境拍摄,这无疑多了一重负担,一对夫妻在战争中将严肃的情报工作游戏化,然后又被军队抓捕打击——这一危机导向的是一个建构在电影外部的伦理怀疑,他的确构成了所谓的戏剧张力:可是有必要吗?这个意义上对于一种面向历史的责任主体,滨口龙介创造的情感伦理危机在此处显得无比刻奇,那些元电影的指涉在这里反复的沦为一个创作者的小聪明式标榜。但最终,一切错误要归于黑泽清,他从头到尾没有真正把握到滨口龙介的文本内在营造的危机导向何处,他甚至在这个意义上放弃了与剧本本身的对话(最佳导演的奖项由此是彻头彻尾的讽刺)
 
 在其脱离世纪之交的那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 ...
... ...
...
 
 那么关于那个历史主题,即日军在华实验这一内容,他也从未伴随电影转变,他仅仅是在绵密的游戏环节和突兀的戏剧时刻中彻底被掩盖;即使是未被掩盖的前半部分也不存在一个电影的真相:随着电影的流动不断转变而不断的成其自身,而不是永远被静止的统合在一个困难和大义的教条中。黑泽清这次对物件毫不在意:一盘棋局,一碟录像带或两本笔记本,完全都不是它们自身,全是一个东西,像一个毫无清晰性可言的虚焦点。
 
 包括之前看到 ...
...
两种理念间的含混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共同体的类型片 
 站在一群人当中——可能是一场舞会,可能是在银行或者商场里,或者一场示威游行。不论如何,你发现自己身处其中了,而这似乎首先是不可理解的。这将伴随一种素朴的共同体认识(怀疑?):一个人如何走向一群人,这一群人曾经又何以聚到一起。正同缇雅 ...
 一隅的安放
 一隅的安放 最寻常的,关于对话这一活动的否定或许是:“人只想听到自己想听的话”。的确,这对于那对话中的内容是一个直接的经验——一个局部,或者多段语词自身的局部性。但这里还有更多——当我在书写一段对话时,维系,或者说体现局部性是非常困难的,有时, ...
 论爱的颂歌
 论爱的颂歌 在《电影史》的工作结束后,戈达尔暂时性地从史学质料——那以不同的断裂或强力推进下去的诸图像中离开,进入到了一部故事片的筹备中。当然,这期间,他还曾拍摄过历史的废墟遗骸(Allemagne 90,1992;For Ever Mozar ...
 废墟现白骨:Allemagne 90
 废墟现白骨:Allemagne 90 在戈达尔的那部遗作——《剧本》被看到前,我从未在意过《德国玖零》,直至《剧本》里展现的其中的一个片段:两个男人,都纠结在窗户旁,尝试和屋里的女人道别,他们的对话,先是借他人之口说出的“明天,我的天使”,随后是肖斯塔科维奇奏鸣曲的演奏 ...
 面庞的经验:电影的三次圣女贞德(德莱叶,布列松,里维特)
 面庞的经验:电影的三次圣女贞德(德莱叶,布列松,里维特) 导言:1920年,教宗本笃十五世追封贞德为圣人,将这个15世纪的女性立为宗教话语的神圣者,尽管此前贞德就已经在各种意义上被圣化,被把握为法国的重要文化符号。事实上,法国自身的民族意识正是以圣女贞德的历史事件作为某种开端性节点,把握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