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狸》是一部很“小”的电影,其中所涉不过十余人的纠葛、三五人的一生;《老狐狸》又是一部很“大”的电影,故事覆盖了现代人几乎所有隐秘角落;影片最值得称赞的,除开演员表演的精湛外,叙事也颇值得玩味。

故事中的线条看似颇多,但居于中心的仅有两条:一条是小男孩廖界与谢老板(老狐狸)的老少故事,他们在无限接近彼此镜像的过程中撞击出关于人生抉择的重要性,小男孩廖界若向前一步就是谢老板,谢老板拥有与廖界高度相似的童年,把这两个人放置在一起,既给了廖界望向未来的可能,也给到谢老板审视童年的契机,当一样的童年困苦并立而战,它们宛如镜与本体,在未知的混沌中,出走又分离,最终廖界还是成了老狐狸,但不是谢老板式的老狐狸,而谢老板也在审视童年的契机下,得到一丝疗愈。

影片的第二条线与第一条线相比并不突出,但却是撑起第一条线的关键——父线:影片对廖泰来这条线的处理方式,看起来若明若暗,什么都讲了一点,但又什么都点到即止,像极了中年男人的境况,他的作用大多是在儿子廖界与谢老板对撞的过程中产生的,“滴水的水龙头”“提醒要关煤气阀”看起来毫无意义,但却在廖界跨出关键一步时成为勒马的缰绳,那是懵懂但却已成的家庭教育催生出的善良,这份善良平时看起来不起眼,就像廖泰来一样,但没到关键处,就会自动触发救命的降落伞,而谢老板缺失的父爱,以及他给予儿子强制的父爱,与廖泰来给予廖界爱的方式形成一组对比,一并构成影片第二条主线——父线。

总的来说,《老狐狸》是那种淡淡的、苦苦的湾湾电影,它不以浓烈和猛劲取胜,但只要你被打到,就会迅速陷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