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是贾樟柯继2010年的《海上传奇》之后的又一部纪录电影。原定片名为《一个村庄的文学》,2019年平遥电影节时,改名为《一直游到海水变蓝》,这个名字来源于作家余华小时候一段经历。
一、关于电影海报
在开始评论前,我想先谈谈手里的这张电影海报,贾导的作品海报从2015年《山河故人》开始就沿用绘画风格,这一次算是极致了:海报正着看是一片泛起波涛的海水,倒着看是一片连绵的大山,在这山水之间有一个村庄,它代表着故乡,是贾平凹的也是余华的更是贾樟柯的,故事就这样从这个小村庄经由摄像机娓娓道来。
二、贾樟柯的野心
整部作品看下来最大的体悟就是这次贾樟柯的格局大了,不再拘泥于边缘人和事,而是直接瞄准了乡土——文化出走,他以纪录片的形式创作着属于自己的“小说”,这部小说写着乡村的变化,描绘着岁月的变迁,通过一句句话让观众大脑里虚构出“景象”,再由几位文坛大师的引导达成融合。
无疑这也是一部很贾樟柯的纪录片,浓郁的“乡土气息”加上独有的停顿,有着《山河故人》中的长镜头,也有着《三峡好人》中的空镜头,不过这一次贾樟柯的野心更大了,他试图在乡土文学与光影中找到一种永恒的结合,这种永恒延续着文学,也丰富着光影。
影片分为18个章节,用最古老的小说传递方式——“口口相传”进行推进,听着不同年代的人讲述着吃穿住行,笑谈着婚丧嫁娶,看着他们的脸庞脑,观众开始在脑海中寻找着相同的记忆,这就是最古老的说书人的技艺,贾樟柯终究是个文科生啊。
三、乡土与文学
里面三位作家的访谈式自述,代表着地域,也代表着各自的乡土,贾平凹的内容可能是最受观众诟病的,文气略足;梁鸿的内容很平实很动情;余华的绝对算得上是全片的亮点,幽默风趣且金句不断。他们风格的不同又何尝不是乡土塑造的呢?真如贾樟柯所言“你生那里其实就有一半死在那里”…
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乡村是什么?乡村是祖辈口中的“小说”,是太陌生的“虚构”景象。当贾樟柯把摄像机对准乡土、对准真实的乡土人,这些“虚构”与祖辈相传的“小说”,一切幻想变得清晰实际,乡土不是一棵树、一捧土,而是一代代人脸上深陷的沟壑、混浊的眼珠,是余华笔下的《活着》,是贾平凹笔下的《秦腔》,是梁鸿笔下的《出梁庄记》…
四、几点不足
1.露骨的话太多,电影鼓舞人心最好的方法是镜头而不是干瘪的语言。
2.几处特写镜头成为败笔,明显的摆拍,作为纪录片最不该的就是暴露摄像机。
3.故事情节略显拼凑,其中贯穿的线略有断路。
贾樟柯镜头下虚构与纪录的重叠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为什么说《出走的决心》才是真正的好东西?
如果说苏敏阿姨为女性书写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例式的故事,那么影片《出走的决心》则以冷静、克制、客观的创作观,为观众呈现了决心背后的泥沼,这不是李红一个人的故事,也许在你我左右就有李红在发生,但她们终身未能出走,被长久地困在等待里。说影 ...
两个“王战团”,一片“太平洋”
由顾长卫执导,葛优、王俊凯主演的电影《刺猬》,是今年大银幕之上,我最喜爱的一部作品。喜欢它不单是因为葛大爷重回表演巅峰、王俊凯有了代表性角色,更重要的是《刺猬》整个风格和故事,是我的菜。《刺猬》,首先是一部很“顾长卫”的作品。一如《 ...
【乔妍的心事里装着两具空棺】
在大银幕上,我有很久没看见背着空棺行走的女人了,直到乔妍的出现。听起来或许有些吓人,但“空棺”是对“乔妍心事”最好的赋形。两具空棺,一具是父亲的、一具是“乔妍”自己的,从父亲落水身亡、乔妍离家远走的那刻起,这两句空棺就一直装在她的心 ...
请把2比1更好,打在公屏
等了七年的《白夜破晓》,让我对“第二部”这个后缀产生些许恐惧。所以在看《猎罪图鉴2#》之前,要说没担忧是不可能的,但在追完四集之后,零失望、满惊喜,我只想让剧方光明正大的把“2比1更好打在公屏”!最直观的感受,2比1更敢了。登场就是 ...
不“韩国”,“老手”溃败
在前些天落幕的第45届青龙电影奖上,丁海寅凭借在《老手2》中的不俗表现,拿下“最佳男配角”,网友纷纷送上祝福。反观影片,在豆瓣的评分只有5.9,不论是对导演柳昇完,还是对《老手》系列而言,都是一次口碑的滑铁卢,问题出在哪?归到一点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