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5,超出预期,比阿诺拉更为纯熟的杰作。
对于这样有力的作品必须五星,但同这种对阴暗面的披露又要保持一定距离、持一定的保留态度。
不过好在这部没有卖惨也没有过度,力道正好。
不直接批判也不忸怩夸张,只是呈现和披露,这是功力所在。尽管只揭示了真实世界的冰山一角-这是明智的,足以震撼和引发反思。能忍受这部电影,就能忍受一定程度的生活。
仍旧是聚焦底层现实和阶级问题,但又不以局外人或审判的冰冷视角,而是如浪涌一般迫使你参与故事。轻微摇晃的镜头,几乎有纪录片色彩。
说实话,这部电影无论是内容还是视听等等,几乎是我所拒斥的/理想的反面,但又确确实实自洽地披露了现实不可忽视的一面。好作品绝不是迎合大众,而是需要一层张力,观者抵住诱惑和不适去反思和再审视。
美国波普文化 、rap、快节奏剪辑,明艳的色彩,粉红的公寓-现代贫民窟,佛州梦幻的糖果外衣下居无定所的流浪儿,漂流沦落街头。
儿童演技好或者说是选角好,真实刻画出儿童纯粹的恶、烦躁的恶趣味。相比嬉皮士,他们更像无赖:不知廉耻,不知严肃,没有罪的观念…当资本逻辑遇上烂俗流行文化,加上孩子极端游戏的心态-不受文明洗礼和约束的,染上不良习气还彼此助长。
不过可恨的同时也心痛,这种不负责的人不配生养孩子。总是不由得想起我的表亲和我妈带的弟弟,那股痛和恨几乎是最强烈的,眼睁睁看着一个天使般的心灵毁于世俗的泥潭,而我、甚至他们的父母都无能为力。
面对这样的人-自私自利、目光短浅、勾心斗角、蝇营狗苟,我不得不生厌,可是又应向谁斥责呢?fucking life,生在这样的家庭和社会、绝望窒息的环境下,孩子只能做恶俗的帮凶和转嫁者吗?不然如何忍受消化这样的痛苦呢?觉醒和改变只会更痛苦吧。
结尾告别时的哭泣,情感那样真诚炙热。孩子彼此牵手冲入迪士尼乐园,而城堡内依旧空荡荡…
维度 ★(1-10) 备注
思想深度(学术文本价值) 8.6
个人感受(观众传播价值) 8.6
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8.9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专业价值) 8.4
必要二刷拉片
ps.阿诺拉看了半截,来晚了十分钟。
25.5.7于小西天二号场
观感和影评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简评
B+8.0/8.1久仰,第一部吴宇森。香港警匪片的一个成功范本,模板出来的东西上限在那,毕竟本片还是做到了上乘。实际上也是美国黑帮片、西部片……种种好莱坞模式的本土化移植。多少被感动了,选择相信这场梦-好莱坞的神话。要承认作为现实之 ...
观感
B7.8新浪潮低成本实景拍摄的短片,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很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意义。1(让杜歇) 经典而平淡的法国情人故事 7.42(让鲁什)北站 精炼的短片,从爱到恨冲突燃烧,城市的黑暗传说。 8.3了解后更爱还是无感 情感计谋更可气3 ...
三刷观感简述
A9.0从两年前初看时不明就里,到今年第一次完整看下来时云里雾里,到二刷有所感悟,再到今天似乎可以切入其中了。从最初想打三星,到二刷不忍打四星,到这次终于可以安心打五星了。塔可夫斯基之所以能所创作的纯粹完美融贯的影像,一方面他是超绝 ...
观感和简评
A8.5/8.6久仰,据称是安哲安哲最好的一部。倒数第二场安哲,果然是集大成之作,最具史诗气质的恢弘杰作。从个人履历到集体记忆再到民族历史,深入骨髓地揭示出三位一体的悲剧宿命。观影体验上,前期略困没看进去,五十分钟后则彻底投入。视听 ...
观感
B+7.9中规中矩的佳作,没能完全理解也没能惊艳到我。前期几次咪眼,人物关系、时间线和剧情线都没梳理清楚,只觉得穿过一层层迷雾就像林奇电影的一次次梦醒。同属大导演的遗作,让我联想到《闭上眼睛》和《牺牲》,均在异地拍摄,野心勃勃却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