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离家出走,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些对原生家庭不满的孩子。他们宁愿在外面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也不愿意回到父母身边。还有就是某些存在认知障碍的人,自顾自地走出家门,在大街上瞎转悠,有的能被家人找回来,有的从此下落不明。

反正无论什么原因,我都不会联想到自驾旅游上去。毕竟离家出走不是件轻松愉快的事,如果不是脑子有病的话,在很多情况下和出逃没多大区别,绝非“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那么简单。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出走的决心》,让我看到了出走的另一种可能,那就是重新做自己,不要活在别人的定义里——“你就是你,不一样的烟火”。

像影片中的李红,离家出走前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妇女。结婚前,她为大家庭牺牲了自己的前途,被迫放弃考大学的机会,到工厂上班,以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结婚后,她又为小家庭牺牲自己的自由,忙里忙外大半辈子。即便下了岗,找不到正式工作,她也没闲着,继续打零工、做家务,在照顾老伴的同时,还得帮女儿带孩子,完全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考虑自己的需求和爱好。

她在家庭中的地位既像空气一样透明(长期被人忽视和忽略),又像空气一样重要(谁都离不了)。老伴退休以后,不是打球,就是钓鱼,逍遥自在的同时,还不忘对她指手画脚;而她却像被一直抽打的陀螺,根本停不下来。就连难得参加一次同学聚会,她都要征求全家人的意见,真是把自己“低到尘埃里”了。

不过并没有开出花来,老伴丝毫不体谅她,还经常指责她懒,不明事理。相比之下,女儿倒是理解母亲的处境,知道她操持家务非常辛苦,也支持她去驾校学习,甚至主动凑钱给她买车,但在生活上又十分依赖她,希望她不要离开,像往常一样帮自己带孩子。

由于长期和家人处于不对等的状态,她积压在心里的怨气和愤怒已经到达可以承受的极限——“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最终,不想灭亡的她选择了爆发,勇敢地做回自己,开启了新的人生旅程。

说句老实话,在我父母一辈的亲戚中,就有不少和李红一样被家庭绑架的人。她们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生活范围非常窄,思维也很狭隘,早已习惯了逆来顺受、忍气吞声。

对她们而言,老公和孩子就是生活的全部,像李红一样离家出走是不可思议、离经叛道的行为。她们就像一群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哪怕大门完全敞开,也不会轻易迈过自家门槛,去接触更广阔的世界。

正因为像李红那样主动走出人生困境的家庭妇女并不常见,她的行为才会引发那么多争议和关注。从豆瓣评分高达8.9分、上映一个月票房收入超过一个亿可以看出,观众对影片的认可度相当高,远超同期上映的商业大片。

特别对有类似遭遇的女性观众而言,影片就像传达她们心声的“扩音器”和“发声筒”,在激起强烈共鸣的同时,也让她们看到了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也有男性观众认为影片不切实际,制造了性别对立,弱化了男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丑化了他们的形象。其实只要认真看过和苏敏(李红在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有关的访谈记录,就知道影片在展现男性恶的方面已经相当克制和包容,连家暴情节都省了。

我就亲眼见过和疯人院差不多的家庭,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既强势又蛮不讲理,母亲则是全职的家庭主妇,没有什么话语权。他们的大女儿很早就上班挣钱,工资交给父亲保管,不管买什么都要征求他的同意,完全没有经济上的自主权。这位奇葩父亲还不准女儿找男朋友,逼得女儿直接从楼上跳了下去。

像这种把老婆、孩子看作附属品,认为她们应该围着自己转的男人,正是武志红老师所说的巨婴。他们在家外面很怂,谁都不敢招惹,但在家里面却非常蛮横,把老婆当佣人,把孩子当出气筒。对付他们的最好办法,就得像片中的李红一样,离得越远越好,让他们从巨婴变成弃婴。

难怪笑来老师会强调在选择人生伴侣时,要把讲道理作为首先考虑的标准。只有在对方讲道理的前提下,才能与TA进行有效沟通,才谈得上建立和谐长久的关系。影片中李红的丈夫孙大勇,就不是一个讲道理的人。他对待老婆的态度简单粗暴,完全没有同理心。李红在他面前稍微埋怨几句,他就听不进去,认为对方矫情,想偷懒。

如果跳出影片的女性视角,从更大的范围来看,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无论在家还是在上班,都难免会面临道德绑架的问题——退让妥协肯定不行,会让对方像孙大勇一样得寸进尺。只有放弃好人思维,果断拒绝无理要求,才能不被环境所困,从而避免受到各种隐性伤害。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电影是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现实生活只会比精心编排的剧情更加荒诞离谱,更加挑战普通人的想象力。在我看来,现在的国产电影能够抛弃很多商业化元素,尽量贴近老百姓的生活,已经非常难得。影视行业想要不被AI颠覆,就得坚持走群众路线,让作品更有人情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