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上映于1979年,快有我岁数大了,现在看却正合适,特别贴近目前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思想性也没有超越我能理解的程度,不像有些电影,我能感觉到很牛逼很有深度,但就是离我的认知和生活太远,能够拓宽我的视野,却难以产生更多共鸣,观影体验完全不一样。
也可能是现实题材的缘故,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纽约,一户普通城市家庭生活的涟漪,现在的我们会感觉更加熟悉,因为它陈列的是现代城市家庭的普遍性问题:工作与生活的冲突,夫妻情感危机以及育儿大事。表现在因性别对立或干脆说妇女解放造成的家庭分工矛盾,既而对夫妻情感基础的冲击;经济和工作压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必然包含亲子关系;社会的介入试图解决或缓和家庭伦理层面的矛盾,却往往事与愿违,力所不及。
这种影片是不怎么怕剧透的,所以我用一两句话概括剧情并不违背我一贯坚持的影评原则:
克莱默夫人过够了相夫教子的生活,离家出走后,克莱默先生被迫独自承担带孩子的工作,经过最初的晴天霹雳和手忙脚乱后,生活以及亲子关系逐步走向正轨,而这时克莱默夫人却回心转意要来争夺孩子的抚养权……。
是不是不离奇?一点也不狗血,完全能够理解。
克莱默夫人婚前是正儿八经的职业女性,后来的事情也能证明其赚钱能力一点也不比克莱默先生差,凭啥人家就应该为了老公和孩子牺牲外出工作的权利和自我的成长而憋在家里围着孩子和灶台转?
克莱默先生也很冤:你说我在外面顶住那么大的压力工作为了谁?还不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你和孩子?更何况我刚拿下了一个大客户,升职加薪马上板上钉钉的事,你却给我整这出?
7岁的儿子比利说:我不管,我要爸爸,我想妈妈……
当然,还会有公司老板的不尽人情:要保住你的饭碗就得豁得出去,公司不是福利机构,家庭是你自己的事情不能影响工作,否则能干干不能干走人。
至于其他方面,打官司是社会能主动提供解决矛盾的最后手段,法院是铁面无私的,律师是要钱的,在美国更是要大钱的,但法律的插手犹如冰冷的利刃可以将眼前的疙瘩一刀两断,却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伦理上的纷繁复杂和情感上的藕断丝连。
我们为什么会有共鸣?因为这就是生活,即使不会一一亲历也会耳闻目睹司空见惯的操蛋生活。
克莱默夫妇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你看了片子会知道,达斯汀霍夫曼和梅丽尔斯特里普将角色塑造的真实可信,影片的成功甚至完全可以说拜他们精湛的演技所赐(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与最佳女配),儿子比利虽然不到七岁,但相对乖巧懂事(小演员也很可爱,表演一点也不会让你出戏,导演的功力可见一斑),真善美的角色更容易让观众产生移情,为剧中人掬一把同情泪也是人心向善的有力证据,但真善美的人物一点也不会因为真善美就能够避免生活中的难题,反而可能因为真善美的追求更加苛责自己给自己更多的压力,反之,假恶丑就能独善其身吗?那更不可能,爱情,婚姻,培育下一代是人类正义的事业,需要男男女女付出艰辛而持久的努力,但努力也可能没有好的结果,现代人特别是城市人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打造出的难题,真诚如克莱默夫妇一时无法面对和解决,碌碌慵慵如我们中的大多数也只能选择虚与委蛇地应对和浑浑噩噩地活着。
影片平淡却细腻,波澜不惊地讲述深刻的主题,这是多数观众的直观感受,如教科书般的编、导、演也是大家的一致看法,真情实感贯穿始终,另人动容。
我还喜欢它带点怀旧色彩的画面,极好地掩饰年代感,辅佐长盛不衰的主题。
另外还有音乐,居然穿插许多古典音乐,让一部反映小人物生活的影片融入了华贵的气质。
向经典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