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是国内首部反家暴电影,我全程忍住了极大的压迫感和强烈的不适才看完,情节的推进让人不禁一次次想到:这到底是怎么过审的?这个?那个呢?……真的很想向创作团队的勇气致敬,敢挑这么一块硬骨头。

开场是一个普通的商务饭局,女主是一位平凡的职场女性,双方合影的时候,男客户的手搂住了女主的肩膀,不停地往下滑,女主竭力避开——这也是很常见的揩油手段,平平无奇。但往后看,才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女主回家之后,丈夫拿起手机质问她,屏幕上赫然是刚才的合影。此时我还以为是女主自己发的,觉得男主控制欲有点强。可是随着男主一串连珠炮似的质问,才知道根本不是她,是饭局上的同事发的,而女主看到后已经立刻请同事删掉,然而,男主已经在第一时间截了图。

从这里开始隐隐感觉不妙,但我完全没有想到,这个令人有些不适的开头,仅仅是一部大型恐怖片的序幕。拉开之后,我甚至来不及喘口气就被一把拽了下去,跟着女主来了一趟地狱之旅。

影片从头到尾贯穿一个主题:取证之难。这个点可谓正中靶心。

很多人不假思索:取证为什么难?被打了,验伤不就行了吗?别忘了,法理上的取证要求非常之高,必须即刻验伤,而大部分女性受伤后,很多都无法自主去医院,还会遭到男方阻挠。女主在被殴打之后第二天就去做了验伤报告,但已经没有法律效力了。更重要的是,伤残鉴定等级也非常严格,普通家暴根本达不到立案标准,轻伤二级以上才能构成刑事犯罪,轻伤二级是什么概念呢?去年某个知名的深夜街头打人事件,最严重的伤者都只有轻伤二级。家暴行为是逐渐升级的,带有很强的迷惑性,不易识别。刚开始的时候程度较轻,我们的教育中缺乏“恶的教育”,大部分女性都是“乖乖女”,面对暴力表现得彻底无助,没有丝毫还手之力,首先产生的是自责“是不是我真的做错了?”尤其像女主这类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知女性,工作能力突出、社会评价比较高,被施暴后尤其容易陷入角色混乱,无论如何都不能用逻辑分析清楚“他为什么会打我?”从而产生严重的认知错位,更难理智应对,这是她们的第一层旋涡。

其实施暴方是不讲任何逻辑的,他们往往给自己打造了强大的保护屏障,营造了老实巴交、热心助人的人设,比如日常待人接物温和有礼、平时主动帮忙按电梯等等,不在亲密关系半径之内的人几乎没有机会“体验”,所以他们的暴力行为被揭发后,连父母、老师、同学都很难相信,受害方会陷入“无人相信、反被质疑”的第二层旋涡。

就连女主的代理女律师,一开始都不能理解自己的当事人,觉得她反复无常,怀疑她太“作”,直到亲眼看见男方的残暴殴打才确认。在家暴中受到的伤害程度和细节,女性连对最好的闺蜜都难以启齿,这就是上野千鹤子在《始于极限》中分析得非常清晰的“恐弱”心态:不愿意承认自己是受害者。

对于有孩子的女性来说,更重要的原因是孩子。她们无论如何都想保护自己的孩子,为了不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宁肯咽下所有的委屈也要维护父亲的“人设”,不愿意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一个暴君甚至恶魔。

语言暴力和身体暴力,对于占据优势的一方(也有极少数女性)来说是个潘多拉魔盒,一旦尝到了使用暴力的甜头,比如快速让对方妥协,ta们就会忍不住持续用下去,而当后期妥协门槛变高以后,暴力手段也会加重,愈演愈烈。

在暴力升级以后,男方也会开始以退为进,每一次都会痛哭流涕,表示要痛改前非,他们的道歉确实也是真心的,这会给女方造成一种“只要不动手、日子就过得下去”的错觉。假如女方明确提出分手或者离婚,男方还会拉上双方长辈为自己说情,长辈的常见说辞是“大家都这么过来的,忍一忍就好了”,这会让女方进一步想,是不是其他夫妻也都这样?是不是我要求太高了?受害者的反应客观上成为一种默许和鼓励,也成为了暴力的温床。没有人一开始就能判断是否会遭遇生命威胁,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对方发完脾气事情就结束了,并不知道还会有更加严重的下一次。

到最后,施暴方的“胃口”越来越难以满足,进入了彻底的受害者心态,明明他才是施暴者,可他会觉得对方才是那个挑起事端、想要置他于死地的人,竟敢摆脱他的控制,一定是早就背叛他了,外面有人了……这个时候他往往会“先下手为强”,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发生在关系破裂前后的凶杀案。我的心已经紧紧为女主揪起来了,可是,哪怕随时有性命之虞,还是必须“走程序”,这是诉诸法律的严苛而无奈之处。

剧中还提到了离婚的关键:孩子的抚养权。假如夫妻有两个孩子,法院一般会判一人一个,听起来是很公平的做法,可是,哪个妈妈愿意让孩子留在一个暴力恶魔身边?有一个对于孩子的细节处理非常到位:哥哥很久没见到妈妈了,可是见面的第一反应却不是扑向妈妈,而是先看一下爸爸的眼神,得到肯定之后才敢扑向妈妈。仅仅这一个细节就让人揪心不已。懂事的孩子会压抑自己不表达出来,而不懂事的孩子,每一次哭闹着要爸爸的声音,都会撕裂女方的心,掀起一轮新的自责浪潮。

为什么男性对于暴力的反应远远不如女性强烈?因为大部分男性除非被暴力抢劫或者蓄意殴打,否则不会遭遇这么悬殊的体力对比,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体验被“往死里打”的经历,没有体验过被死死按住动弹不得的感觉,更几乎没有体验过真正的濒死恐惧,男性体力上无论如何是有一点反抗能力的。可是,日常中每一次家暴,身处其中的女性都要直接面对死亡恐惧——对方真的具备杀害自己的能力,自己的生命主动权不在自己手里,完全取决于对方的意愿。

对家庭暴力的恐惧,是渗透在每一个毛孔里、每一件具体的事物中、每一个角落里的,因为根本不知道哪个瞬间、哪一点就会激怒对方。只有女性导演,才能对此感同身受,才能钻进人物的内心,设身处地体验她们的细微感受并传达给观众,让每个人都能代入女主视角,体验一把“沉浸式模拟家暴实景游戏”。

家暴男可以识别吗?

参考这部片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部分行为特征:

吵架时有自我否定、自虐自残行为。

情绪不稳定,容易大起大落。

状态好的时候比一般人更加温柔体贴。

非常固执、执着,社会层面上往往很成功。

而从更多的社会事件中,我们还能看到其他特征:不爱护动物,不尊重动物的生命。比如那个吵架时砍杀宠物狗柯基的男性。

但,这些都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即使不具备以上特征,也有可能家暴。

共情能力比较强的我,看到后面婚内qj的片段,内心已经开始呕吐,彻底窒息了。

最后,女主在法庭上放弃求生,孩子的出现是全片高光时刻。我想创作团队都懂得这个情节违背常理,但依然要拍出来,她们想借这个情节告诉所有人:对于开始懂事的孩子来说,隐瞒绝不是好的做法,女性需要永远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才能让孩子明辨是非,让ta们知道遭遇暴力一定要勇敢反抗。

片子里唯一一抹亮色,是女主和女律师一起做饭的情节,两个人终于放下了所有的心头重负,相视一笑,girls help girls永远是最美好的部分。

对于演员部分,坦白讲,由于佟丽娅过分美貌,我很少正视她的演技。这一次,我发自内心地佩服她能接下并且成功地诠释了徐敏这个角色,我看到了一个非常成熟而自信的演员佟丽娅,对于角色的把握入木三分。我毫不怀疑,这是她的演艺生涯迄今最成功的一个角色,未来的她一定会成为演技担当。

男主是近年崛起的新星,斯斯文文的样子太适合这个角色了,也很佩服他有勇气接下这个神憎鬼厌的“陈均”,起码我的确对演员本人的观感下降了……冯远征老师后继有人了!

最后的彩蛋里,出现了许多真实受害者的采访录像,句句惊心。

影片结束时,我情不自禁站起来鼓掌半分钟,身后有两个人听到了,也跟着开始鼓掌。然后我听到斜后方三个结伴的女孩聊了起来:“我绝对不允许这种事发生!”“对啊,他敢动我,第一次我就拿刀砍!”然后她们相视大笑,认为已经掌握了对抗家暴的办法。

我叹了一口气,天真的女孩啊,等你们到了有家庭的时候再说吧。

作为国内首部反家暴题材的电影,与其说它是一部剧情片,不如说是一部全景式家暴纪录片。创作团队无疑交出了一份非常出色的答卷,个人认为值得一个五星,而且我真的很担心会有人因为沉重的主题而选择不看,甚至还担心会有人由于过强的压迫与紧张感而中途离场——它实在是一部非常重要的片子。假如我有足够的钱,我愿意请国内所有的成年人都去观看这部电影,去理解受害者的处境,也为自己做好“暴力防护”。

还记得林奕含说过的那句话吗?“很多读者来跟我说,书看得太难过了,看不下去,我真羡慕她们,多么幸福啊,连书都看不下去,可这是我走过的人生”。

那么,那些受到家暴的女性也会羡慕屏幕前的女性,连电影都看不下去,可那是她们经历的人生啊。